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9日电(通讯员孙雅曼)2024年8月,带着对铁路遗迹的热爱和对伟大先烈的敬意,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以“轨迹红影,信仰青途”为主题,在蚌埠淮河大桥、建桥烈士纪念碑、蚌埠市档案馆、蚌埠市博物馆和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进行了铁路历史文化的考察,聚焦安津浦铁路安徽段,从资源保护与开发角度出发,利用国内外未公开档案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口述史研究方法,以期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观宏伟铁桥,思英勇先烈
蚌埠淮河铁路大桥1909年12月动工兴建,1911年落成,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也是当时淮河上第一座也是仅有的一座铁路大桥,“千里淮河第一桥”的美名由此得来。8月5日,津浦铁路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蚌埠淮河大铁桥和建桥烈士纪念碑,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采访了附近市民,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有关淮河铁路大桥的历史,也分享了很多关于大桥的故事,并展示了利用废弃铁路枕木制作的健身器材。他们感慨历史的变迁,也赞叹政府对于津浦铁路和淮河铁路大桥的定期维修工作,以及便民的“靓淮河”工作,整顿淮河周边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在看到宏伟壮阔的淮河铁路大桥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辉煌成就背后的艰辛。为纪念因抢修被南逃国民党敌军炸毁的大铁桥而光荣牺牲的我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三支队王吉珍、刘建国、王焕伦等6位烈士,1949年于淮河大铁桥南端西修筑了剑桥烈士纪念碑。如今的纪念碑在一个比较隐蔽的树丛中,鲜为人知,只有部分的老年人还保留着对它的记忆,这也说明了关于纪念碑的红色文化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宣传。沿着淮河圈堤漫步,团队成员一路瞻仰,一路学习,一路感慨。
图为实践队员在建桥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阅档案文献,感历史变迁
为了进一步了解津浦铁路建设背后的的历史,于8月6日上午来到蚌埠市档案馆开展查询文献资料的相关工作。社会实践团队的全体人员在得到工作人员的允许下,在档案馆打印了《关于要求建立“建桥烈士纪念碑”的报告》《津浦铁路工会组织情况》等宝贵的档案资料,进一步了解了津浦铁路的建设历史。下午,实践团队又来到了蚌埠市博物馆,着重参观了馆中近现代史陈列。实践队员随着陈列出来的各种文物和介绍展板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与变迁,更加直观的看到蚌埠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图为蚌埠市博物馆近代史陈列馆入口
游旧迹遗址,承红色精神
铁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实践团队于8月7日参观了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公园中保留着G19112号列车的火车头和亚细亚号车厢、固镇火车站原址、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日军水牢遗址。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讲解员的带领下,园中的遗迹和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一一呈现在眼前,它们在诉说着那段记忆不被后人遗忘。通过调研,实践队员也发现在遗址公园中,对于文物的陈列和介绍还不够详尽,很多地方仅凭只言片语很难让广大群众了解历史故事。铁路遗址公园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它在新时代接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大对其的开发和推广,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其背后蕴藏的历史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在固镇火车站旧址前合照
通过此次调研,社会实践成员不仅对津浦铁路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建设所付出的努力。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工业遗产重焕新生发扬红色基因,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8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