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铁人纪念馆,感悟时代爱国情
日月变迁,沧海桑田。中国这颗璀璨明珠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日益明亮,即使历经磨难也未曾磨灭其光亮,那是因为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来守护自己的祖国。铁人王进喜就是其中一位。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玉门解放后成为了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因用自己的身体制服喷井而家喻户晓,后因患胃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终年47岁。在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在这个暑假,有幸和其他实践队员一起前往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纪念馆,更加近距离的感受王进喜身上的美好品质。图为实践队员在铁人纪念馆前拍照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洺萱 供图。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铁人纪念馆。走进纪念馆,王进喜的雕像伫立在我们眼前,令我们心中很是震撼,仿佛我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间的见面。他那雄伟的身躯和坚毅的神情将深深的铭记在我们的心中。岁月会带走很多东西,但高尚的品质会永远流传下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王进喜的雕像后面是主馆,主馆的主体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的组合,象征着一座工人纪念馆。正门台阶共47级,寓意铁人王进喜那不平凡的47年。臧克家在《有的人》中曾说过“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虽然王进喜已近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将永远流传下去。走进大厅,两边的墙壁上分别写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和“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看似简短的两句话却包含着王进喜钢铁般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品质,正如句中所说的,即使少活20年,也要为人民解决困难,为人民谋求幸福。这不仅仅只是说说看,在他在世的47年中,他真的做到了这一切,身体力行,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走进馆内,里面陈列着一些关于王进喜的文献以及王进喜用过的一些物品。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依据当年情形还原的王进喜住过的屋子。房子是用土建造而成的,门和窗户破烂不堪,屋内放着从玉门征集来的家具和农具,再现了王进喜一家的清贫和勤奋。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向优秀的先辈学习这种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国家不断的进步,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有些人在富裕的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只顾贪图享乐,不懂得奋斗也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强大的国家和好的生活品质为我们提供了好的发展平台和学习环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责任,我们的祖辈为我们打倒了外来侵略者,发展经济建设了家园。我们应该有所担当,负起责任,主动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奋力前进,让我们的祖国因我们而更加繁荣昌盛。图为实践队员与王进喜雕像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洺萱 供图。
苦难不会磨灭人的意志,只会让我们越挫越勇。在馆内了解到,王进喜的童年生活很艰苦,他曾带着自己失明的父亲进行乞讨,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大的困难,家境贫寒,父亲失明,可是王进喜丝毫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既然生活没有照亮我,那我便做自己的太阳,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王进喜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后亦是如此。仅仅根据馆内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记载,还有一些复刻他们工作场景的雕像,都给我极大的震撼。他们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即使是在大雪天,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在王进喜心中,井和油是他的命和魂。在当大队长之后他初心不改,心系钻台,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下大雪,他都骑着摩托车围着十几个井队转。工人们把王进喜这种深入井场,实地勘察,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称为“跑井“,在我心中,这种”跑井“精神也是我们应当具备的。无论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都应当做到一丝不苟,细致负责,尽可能的将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好。这样才能不负时代,更不辜负我们自己。图为实践队员对石油工人的工作环境进行了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洺萱 供图。
参观完整个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或许是因为他在艰苦的童年中一往无前,亦或许是他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腔热忱,更或许是他迎难而上,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值得我去学习,去铭记。参观的过程是短暂的,但他的精神将带给我无穷的力量。最后,愿我以我青春,奋斗献祖国。
通讯员 赵小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