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笔下生花教无疆 言传身教韵三行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杜敏怡

笔下生花教无疆 言传身教韵三行

—访广灵第一中学刘珂珂老师

刘老师个人照片

刘珂珂女,1983年出生,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生学历,化学教师,大同市骨干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14年,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成绩优异,所教学生4人升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多人考取985、211知名大学。在教育教学中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夏日炎炎,我们一行四人怀揣着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大同市广灵县第一中学,刘老师热情地将我们迎入办公室。 整齐摆放的教辅书,讲课时用到的播音器,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位兢兢业业的师长形象。老师亲切地询问我们的近况,并在寒暄中接受了这次的采访。

胸怀热爱 心系学生

团队与刘老师合照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向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呢?刘老师稍加思考,给出了我们答案。

首先,我们应该有教育情怀,真心热爱这个职业。热爱于教师行业的意义是深远而又重大的。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只有心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才能领悟到从师的乐趣。其次,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学生。不管学生成绩好坏,听话还是调皮,我们都要以一颗诚挚之心对待他们,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也要尽最大的努力以爱感化他们。除此之外,过硬的专业素质也是必不可缺的,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以及反思和总结的意识。

不忘初心 循循善诱

如今,刘老师已从教十四年,已然成为一名有经验有能力的骨干教师,面对我们一众师范生对于未来职业的担忧,刘老师也向我们传授了她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刘老师告诉我们,不管上课内容简单还是复杂,我们都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但是,备课不能照着现成的教案抄一遍,也不能完全按照其他老师的课上,而是要结合自己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兼顾课程的宽度与深度,打造适合自己学生的上课方式。刘老师还谈到,每个学生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擅长听觉记忆,仅凭听讲,就能记住知识,但有的同学擅长视觉记忆,需要阅读才能将知识掌握牢固,基于这种情况,板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化学是一门“繁”的学科,知识点多而分散,刘老师在写板书时,总是尽量写的细致,兼顾所有学生。我们也向刘老师请教了课上特殊情况发生该如何处理。针对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刘老师一再强调不要耽误课上的学习时间,课下再与学生了解情况。

以教育理念为导向

教育理念是教学的灵魂,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育理念融入到了方方面面。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学科,但碍于实验室建设的不足,许多实验无法亲手操作,刘老师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办法创造条件,比如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并加以讲解和引导,最大限度使学生有所体会。同时,教师要利用小组讨论提升教学效果。适当的小组讨论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度和参与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不惧挑战 奋勇前行

提及教学生涯中遇到的挑战,刘老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毋庸置疑,出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一些学生始终无法理解某些知识,刘老师认为,这就是教师存在的意义,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能力体现和价值所在。谈及初登讲台时,如何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刘老师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新老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听课提高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同事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巧,‌了解其他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堂管理技巧,‌从而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听其他老师的教学,教师可以深入理解教材的编排和结构,对今后的教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刘老师的促膝相谈,让我们受益匪浅。刘老师的真诚讲述,让我们体会到了为人师者的魅力所在。对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今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奋斗,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撰稿人:化学2201班 王礼和

采访感悟:

采访老师后,我深刻领悟到科学教育的魅力与挑战。化学老师不仅需要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将抽象的化学原理变得直观易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断学习、创新,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他们的付出往往被忽视,但他们仍然坚守岗位,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

采访使我更加敬佩化学老师的敬业和创新精神,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引路人。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共同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

—化学2305王仕珺

经过与刘老师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对这个职业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把教育事业当做自己的毕生追求,时刻保持教育者的初心和热情。教师也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和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和专业水平,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适应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在剩余的大学时光里,我会继续努力,以优秀教师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做准备。

—化学2201王礼和

教育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教师则是这个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们的承受压力越来越大,教育事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教师访谈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因为它能够了解到教师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了解他们的真实教学思路和思想动态。通过教师访谈,我们可以了解教育工作者的具体经验,发现其中的优点和问题,并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南。因此,在教育改革中,教师访谈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化学2201王鑫祥

在这场教师采访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重大,同时也对教育有了更为全面认识。

教育应是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作为师范生,我们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而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更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2301杜敏怡

卓越教师采访后,我认识到教育是一种使命和责任,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不仅仅是学科能力,更是情感智慧的培养。

通过与刘珂珂老师的交流,我认识了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如何运用科技和方法创造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体验;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如何在尊重和信任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采访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心灵的碰撞和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教育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改变和塑造每一个学生的人生。

总之,卓越教师采访让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我将以更加充实和坚定的步伐,追寻教育的光辉与深度,为学生们的成长和未来贡献我的力量。

—化学2301赵玮

[通讯员杜敏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8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分别于3月14日和3月28日下午成功开展红色观影活动。3月14日放……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培训班于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展“礼仪赋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展,众多学生响应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次开展的公益手工展活……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福建理想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南安市……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心潮澎湃!闽南科技学院团学骨干认真学习热议两会精神

3月4日、5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系统操作培训会

为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地实施,3月5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康美校区菲华楼C102及闽南科技学院美林校区启慧楼2-201开展第二课堂系统培训会,闽南科技学院校院各……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议

为精准锚定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方向,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在图书馆2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挺膺担当 志愿同行 | 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来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迎评促建中心工作,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团委决定开……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以关怀为介,护生命飞扬 ——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生命守门员”培训

3月30日晚,人文学院组织2024级宿舍长、各班心理保健员参加“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培训。本次培训由应用心理…

最新发布

青春人科进行时:赵世炎故居行,心灵沐浴红色情
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走进位于酉阳县的赵世炎故居,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站在赵世炎故居的门槛外,心中涌动的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走进那座承载了无数革命记忆的院…
安工大电气学院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基因,追溯红色记忆
安工大电气学院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基因,追溯红色记忆为了追寻红色遗迹,缅怀英烈。8月1日—4日冀学院探寻红色精神社会实践队在安徽省开展了调研红色遗迹感悟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恰逢建党百年,…
人科学子三下乡:童心沁美育清泉,乡土艺梦绿意延
为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与能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堂别具匠心的美育课程。在快速变迁的现…
赴宿州市志愿服务实践
——滁州学院赴宿州市志愿服务小分队在暑期7月15日前往宿州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见人员有:王语琳,魏琦,张语嫣,张楠,雷晶晶,刘嘉欣;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安徽省宿州市公园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一…
人科学子三下乡:摆手舞动民族魂,共绘文化新篇章
为深入了解和理解酉阳当地的传统文化,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赵庄社区,与当地民众一同沉浸于土家族摆手舞的独特魅力之中,共同编织了一段关于文化传承与创…
人科学子三下乡:回忆之畔,他青春永驻
为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革命思想教育精神,扛起当代青年使命。“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迎来了一个意外之喜——偶遇一位九十一岁老人…
一师学子三下乡:数统院领导亲赴花桥开展慰问活动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谭炜刘雅婷)为给学校的三下乡实践团队送去温暖和关心,深入基层,亲近群众,激励团队成员守好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7月17日,…
河海大学“追光”支教团:龚妍婷个人感悟
又一次选择在夏天前往支教。在大一选择加入支教团,一股脑地进行了七八次面试,有莫名的执着。在大二再次做了决定,反而付出了很多勇气。支教并非纯粹的与孩子们在一起为爱发电,有破碎的环境,炎热的气候,…
河海大学“追光”支教团:冯晓烜个人感悟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为期三周的支教活动,来到了安徽省涡阳县双庙镇圣尧小学,与当地学生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季。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对农村地区教…
高校实践 寻古海州之遗风,聆运盐河之余韵
寻古海州之遗风,聆运盐河之余韵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2024年7月26日,怀揣着对古海州文化的好奇与向往,来自南京师范大学“踏古寻韵,遗艺万千”古城镇非遗实践团队的王墨娴同学前往江苏省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