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教授刘海明在课堂发起新措施:所有学生课前交上手机,由刘老师拿口袋单独保管。除个别学生有所抵抗,14级大部分学生自愿将手机交出。此事件由学生发布网络上后,引起网友热议。部分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次打着“无手机课堂”下自觉学习的旗号,实质上是强迫学生继续被高中的学习模式束缚。还有一部分网友赞同此举,认为刘老师体现了其责任心,有利于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这种措施在高校中不是第一次出现,网友认为,“无手机课堂”引起争议,实质是学生与教师的初衷冲突导致。
据了解,今年4月初,外国语学院的付玉群老师也发起了类似的“手机回收”活动。与前者强制回收手机的做法不同,付老师采用“班长准备收纳盒,学生自愿上交”的方式执行。付老师表示,此举措初衷为提高学习效率,改善课堂纪律。对于部分学生的抵触心理,付老师表示,不会强求学生交上手机,取决于学生的自身选择态度。
据调查,一些学生对此举持无所谓态度,认为听课质量好坏与手机没有绝对关系。如果学生自身不愿学习,即使手机被没收也没有改变。此外,有同学反应,班委自身未能起到带头作用,若干星期后不再坚持此措施,使措施实行时间短暂与力度不够。“无手机课堂”措施原本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良好上课环境,结果却被部分学生忽视或抵制,“无手机课堂”举措的实施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吗?
对于以上两个事件,有舆论评价认为,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为较常见现象,高校教师为提高课堂质量,通过不同方式提醒与要求学生自觉收好手机,其初衷是正确的。但是,教师应从更多原因考虑学生课堂效率低下原因,不能仅归结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上,比如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本堂课对专业课的重要性等。同时,学生需积极配合老师,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而学校对此类措施也应有所关注,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推行此类措施,尽可能避免学生对所实施措施的负面心理。
记者:万家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