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本地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历史,牢记本心。于七月十二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个人成员,也就是我,来到安徽省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者在悼念英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戴子翔 供图
我们来到陈列馆之前,对本次学习之旅有过很多预期。比如我们会在陈列馆中畅想革命先烈们的英雄过往,从一篇篇动人事迹中热泪盈眶,在一场场战役的介绍中热血沸腾之类的云云。但实际上,我最为感慨的却是那纪念碑下,一行行为石碑所镌刻的战士的姓名。
我在以前对红军战士们一直有一种偏见,就是我以为红军战士都是至臻完人。在看一些影视剧时,只记得正面角色是共产党员,却忘记了他们在成为红军战士之前,也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一员。但当我们来到这块刻着众多战士名讳的石碑下,认真阅读市政府为烈士们写下的墓志铭,我才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才明白什么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才知道为什么说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荆涂巍巍,淮水汤汤。珠城儿女铁血丹心,铸贞魂于九泉;禹风后裔豪雄袤远扬浩气以四方。寄身锋刃,挺傲骨当垂范后昆,壮士怀德,挥盾剑举民族兴亡。雪魄冰魂光昭日月,忠肝义胆华耀辉煌。松涛阵阵,如三军驰骋疆场;龙湖潺潺,似百鸟倾诉衷肠。
图为实践者在观看英烈铭。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戴子翔 供图
图为实践者在陈列馆内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戴子翔 摄
在此之后,我们便进入了革命历史陈列馆。而这里便是陈列革命先烈们英雄事迹的地方。陈列馆展陈自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蚌埠市革命发展的历史,通过大量图片、绘画、史料以及实物,形象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其中有辛亥革命时期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陈良、宋玉琳;大革命时期牺牲于蚌埠小南山麓的杨兆成烈士,他是在安徽殉难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以及朱务平、李文宗、周启帮、王昭烈士等。中央领导同志薄一波、张爱萍、张震、张灿明等为陈列馆题字留念。
说实话,我在平日里常接触一些历史战略游戏,对于一些意识形态和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有一些朴素基本的认知,这也让我在平日生活和网络上对我们国家的制度文化很自信,且有一些优越感。不过比起真正的左,我更像是《红岩》中,军统特务口中那些“追赶潮流的少爷”,尽管家庭条件并不是真少爷。而游戏中的视角过于宏大,让人扮演历史的车轮,只顾得滚滚向前,却忽视了车上的人和被车轮碾过的人。
在学习过往的历史中,我们也常常以一种上帝视角去观摩,而不能感同身受,不能理解一些事情。上帝视角又被称为全知视角,但这全知的视角确是盲目的。革命遇到挫折,就说是“历史的局限性”或者“某某某的领导有误”,让人产生“那就换个思路”或者“一开始就不叫他指挥不就好了”的想法。常常忽视身临其境,在当时的条件下,那些具体的革命者的考量和感受,从而有“我上我也行”的想法。但本次学习,却给我不同感受。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爱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笔者敬仰革命者,而非这个概念。革命先烈们并非天生英雄,他们是人民群众中觉醒的,希望改变当下现状的普通人。英雄是不完美的,有些是无法辨明现状的,是会犯错的,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任何人。我们必须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生活。而现在,我们需要做好当下,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用自己的知识造福社会养活自己,不要成为社会负担,便是作为一名普通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通讯员 戴子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2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