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陕理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探寻“红色记忆” 传承党史精神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作者:刘宇欣

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7月11日至12日,陕西理工大学数计学院“红色征途初心映,党史传承青年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参观、访谈与体验,成员们不仅缅怀了在川陕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也通过那段波澜壮阔的党史学习到了伟大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不仅是一座纪念性的建筑,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缩影,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作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这里不仅见证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也成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的宝贵场所。

图为实践团成员听纪念馆讲解员讲解。刘宇欣 供图

历史长卷展烽烟,英魂壮志照汗青

实践团进入纪念馆后,写着“陕南红了半边天”的纪念碑映入眼帘,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的同学们依次参观了三个展厅,认真聆听了从汉中中共秘密组织的早期革命活动,到解放通南巴、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再到根据地政权的巩固,以及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后巴山游击队的英勇壮举。

在纪念馆内,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历经沧桑的实物,以及一段段详尽的文字记载,共同编织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将同学们带入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当我站在这些展品前,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英勇的战士们一同并肩作战。”一位实践团成员动容的说。

龚馆长言英烈,红色精神传悠远。

为了更好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成员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龚兴武馆长做了一次简单的访谈。谈到陕南苏区的革命历史时,馆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讲述了川陕地区在革命时期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和英勇斗争,以及革命先烈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崇高精神。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为中国革命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谈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限制因素时,龚馆长说道,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创建发展中遇到一些限制因素,如纪念馆地域偏远,交通闭塞,导致人才吸引和留任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纪念馆与外界其他红色资源之间的交流合作,制约了纪念馆在文物保护、展示和研究方面的深入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龚馆长交流。刘宇欣 供图

革命誓言永铭心,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一片庄严而肃穆的氛围中,实践团成员们结束了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参观。走出纪念馆的大门,实践团成员们不约而同地向何挺颖烈士纪念碑走去,心中涌动着对革命先烈的无尽敬仰和对祖国未来的无限憧憬。

图为实践团成员重温入党誓词。刘宇欣 供图

纪念碑前,他们庄严肃立,四周静谧无声,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在纪念碑下,他们再次重温了入党誓词,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誓词不仅是对过去的承诺,更是对未来行动的宣言,提醒着每一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凝聚力量,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通讯员 刘宇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新乡医学院”医心相伴,健康接力“志愿服务团社会实践行动纪实
为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深入实施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项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正式启动了“医心相伴,健康接力”志愿服务团。鉴于…
烟台理工学院微尘暑期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绒“情于心,“遗‘彩纷呈
为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绒绣技艺,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传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7月24日至31日,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微尘社会实…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青春献爱心,服务暖夕阳——大学生在行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2024年7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就业创业体验团的队员怀揣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社区老人关爱之情,前往上海…
参观马钢展区,学习工匠精神
参观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马钢)让我深刻感受到现代钢铁工业的雄伟与科技的力量。进入厂区,映入眼帘的是庞大的厂房和高耸的设备,仿佛进入了一个钢铁的世界。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马钢的发展历史,从建厂初…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共筑时代教育
在当今时代,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分配仍然存在…
探索电气科技,启迪绿色未来
在夏日炎炎之际,西安工程大学的学子们踏上了一段充满启发的社会探索之旅。他们选择了陕西远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他们的目的地,一个在电力科技领域里扎根深厚的企业。这场旅行是学校倡导的暑期“点亮未来…
生科学子进乡村,志愿服务展担当
8月9日,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绿野筑梦”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刘集镇中心村。此次行程,不仅是一场了解乡村、探索乡村发展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共筑文化传承
近日,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来到浪河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宣讲课。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传递出志愿服务的精神。在文化宣…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开展“青春知行,奉献在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孙改革陈亚轩图刘士冕)以青春诠释责任担当,用奉献书写不凡篇章。为展现青春力量,彰显青年担当,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怀着探索未知、服务社…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祭拜革命烈士,追溯红色记忆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祭拜革命烈士,追溯红色记忆为了祭拜革命烈士,追溯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7月7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队员胡新欣,在宿松县烈士陵园开展了“祭拜革命烈士,追溯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