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的爱好并不俗”,让非遗传承与艺术爱好相融——走进同心湖社区,传播非遗文化

来源:宁波大学 作者:林展彤

7月11日,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有礼”——赴庄市同心湖实践基地调研小分队前往同心湖社区,开展了“了不起的中国——非遗文化篇”知识普及类课程活动,参与人数达30人。

首先,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课程助教俞嘉颖同学先与孩子们进行了一番交流。她组织孩子们进行有关非遗文化的生活故事分享,比如有没有见过兵马俑啊、对春节期间家门口贴的春联有什么看法呀,借此引入本次课程的内容。小朋友们一个个都积极举手,甚至激动得要站起来,每一个回答的小朋友都会得到一个小红花。

随着课程的正式开始,讲师王丽婷同学给孩子们系统通俗地讲解了中国非遗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旅游故事加深了孩子们对于这一抽象文化概念的认识,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之后,王丽婷同学为小朋友们专门介绍了一项绚烂的中国非遗文化活动——打铁花。一张张光彩夺目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映照在孩子们发亮的双眼中,毫无疑问,他们都被这一美丽浪漫的景色深深吸引。随后,王丽婷同学给孩子们细心介绍了打铁花的历史故事与工艺流程,让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手工艺者代代相传的匠人精神。同时,在旁的两位助教同学也纷纷分享了他们曾在宁波见到过的打铁花表演,他们惊艳的神情与细致的描述也让孩子们对这一文化活动充满好奇与憧憬。更是有一个小女孩激动表示,“这个暑假我一定要去看打铁花!”

在课程的第三项进程中,讲师王丽婷同学则是走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讲述了各个游戏与非遗文化的梦幻联动。无论是一些游戏公司制作的精美pv里出现的京剧片段或者中华传统乐器的演奏,还是一些游戏场景和设定中融入的皮影戏或是山海经这类中国神话元素,都是虚拟世界里中国非遗文化存在和进一步丰富的最好证明。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都兴奋不已,他们像是重新认识了一遍自己平时熟悉的电子游戏,感受到了文化与爱好的美妙碰撞。更是有热情的小朋友主动上台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童言童语中,团队成员作为教导者,也感受到了青少年对于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不同思考。

最后,看见孩子们对于非遗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身为讲师和助教的小分队成员们也深感欣慰。王丽婷同学趁热打铁地向孩子们讲述了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当她讲到社交媒体分享的重要性时,有几个小女孩纷纷表示,“我要回去让妈妈把我剪的窗花(画的国画)发到朋友圈里!”小朋友们都听得很入迷,眼中闪烁着认真的光芒,更是有孩子在课后悄悄和助教同学说他想在今年把莫高窟和兵马俑都打卡一遍。

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技艺的延续,更是社会和文化认同的象征。它承载着历史记忆、道德价值、美学体验以及社会习俗等多重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或社区的独特身份和生活方式。或许对年纪尚小的青少年们来说,它只是挂在课本上的名词,是美丽的壁画,是照片视频里触碰不到的风景。但在同心湖调研小分队的眼中,只要通过引导和分享,就能让非遗文化走入生活,真正进入孩子们的心里。每一个青少年都是祖国未来的先锋力量,团队成员们希望,能够真正让中国非遗文化植根于后辈们的心中,使其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7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爱心支教,情满乡村校园——“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教育情怀
教育是爱的传递,在乡村的校园里,一支充满爱心的志愿服务队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对乡村教育的深情厚谊,让温暖和关爱洋溢在每一个角落。“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中心小学…
寻匠心,与铜行 浙外学子这样守护传统铜文化!
2024年7月,浙江外国语学院与你“铜”行实践队赴杭州市建德市乾潭镇刘华铜文化艺术馆,于铜雕中感受铜艺术精神,于体验中体悟手工大美智慧,于研学中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铜文化,助力铜文化传承出海,做…
寻悟宁波非遗传统魅力——体验烧边团扇、竹编技艺
7月12日,外国语学院EYE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团队的实践之旅虽接近尾声但意义愈发深重,内容更加精彩。鄞州非遗馆,这个区域非遗文化精华的聚集之地,依旧源源不断地为团队成员们提供着一层又一层古…
情系养老院 慰问暖人心 ——苏州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联银巢”实践团开展走访养老院调查
为深入了解养老行业,为老年人更好的提供老年服务,7月20日,苏州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联银巢”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亲和一家颐养院刘潭分院,对该养老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在调查过程中,“数…
常纺学子走进养老院,把温暖送到家门口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院的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并将其确定为国家战略。这包括了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以及…
“以金漆朱塑木雕工艺,以文化旅探文化传承”:宁大学子文化传承之路进行时
“一刀一刻绘乾坤,朱金璀璨映木纹。人物花鸟形神妙,传统工艺韵无穷。”为更好了解这项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古老工艺,EYE无线共享课堂之“梦绘文脉薪火相传”宁波非遗传承先锋队于7月6日下…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用体育传递爱与希望
在丹江口浪河小学,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温暖。清晨的阳光洒在学校简陋的操场上,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早早地准…
“同行最美上学路,共探儿童友好途”宁大学子走进云丰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10日,正值暑期,为协同保障社区学子上下学安全,共建儿童友好型未来社区,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云梦童行团队12名成员来到云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走进社区开展实地考察。当天上午,团队成员抵达云丰社区…
宁波人的“泡饭”哲学
随着“甬城烟火地,日出食中觅”观察探索团的不断探访,队员们注意到有一样早餐不断被宁波市民提及——泡饭。这种早餐很少出现在我们探访的商店里,却是爷爷奶奶们口中“从小吃到大的早餐”。泡饭也叫“汤饭…
“侨情深似海,共聚宁波帮”宁大学子走进宁波帮博物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5日,在艳阳高照的盛夏七月天,为深入探寻华人华侨的缘根,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6名同学来到宁波帮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甬城侨缘,与宁同寻”为主题的参观活动。这座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的宏伟建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