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将“普法新风”送入基层社区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王子康

导语: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2024年7月14日,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学生组成“法治中国青春行”普法online e起追梦社会实践团队赴哈尔滨南岗区科兴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积极发挥法学专业优势,将基层普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调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坚持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团队成员积极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普法为民的原则,选取基层社区开展普法调研。实践团队首先对目标社区科兴社区进行了初步考察,参观社区文化广场、居民活动中心等公共区域,了解该社区的普法宣传以及法治建设现状等基本情况。为进行个性化普法和高效调研,经过全体讨论决定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开展活动。

普法活动最具有挑战的便是踏出与人交流的第一步,对于多数团队成员而言,本次普法是第一次参与普法活动,开始时,团队成员都有些拘谨,不太熟悉应如何和访谈对象进行交流沟通,进展比较缓慢。但他们并未气馁,成员间互相鼓励、互相配合,迅速将任务分解,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逐渐掌握访谈的语气和节奏,经过坚持不懈地尝试与努力,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接受访谈,甚至主动向实践团队询问法律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 罗舒尹 供图

“法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法治社会人人都要懂一点法,才能过上更加安全、有序的生活。”团队成员薛亚楠向围观群众解释道。在实践中,团队成员向社区居民介绍了此次普法和调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为居民们讲解了关于婚姻家庭、继承、未成年人保护和劳动纠纷等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宣讲、访谈和互动交流的方式,使居民们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随后,为掌握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给后续的网络普法提供方向指导,实践队员继续就社区居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能够获取的途径和方式等问题进行调研,目标对象包含从青少年到老年的各个年龄段人群。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发现,多数居民对一些基本法律概念有所了解,但日常法律常识还存在很多不足,并且认识不够准确。普法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基层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因此,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注意记录社区居民普遍欠缺或者希望学习的法律知识,运用自身所学,尽可能地为群众答疑解惑。

图为实践队员在访谈社区居民。 薛亚楠 供图

随着调研的深入,团队成员对群众的法律需求有了更深地了解。例如,大多数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更加关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就业、生活相关的法律。相较而言,中老年人更想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继承法》等与抚育子女、财产继承有关的法律。

“普法是一件对国家和社会很有意义的事,希望你们能坚持去做。”调研过程中,一位老人的回答给团队成员很深的触动,她对学生的普法工作表示大力支持,勉励学生们将法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以致用,不断为增强人民法律意识、建设法治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部分实践队员在完成调研后合影。 罗舒尹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此次社会实践普法活动是东北林业大学青年学生与基层社区合作的又一次尝试,他们将法学专业知识与社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将普法新风送到基层群众的身边。

实践队员表示,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思想,在后续的网络普法活动中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方向指导,为普法工作增添实效。

通讯员 王子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9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陕西远大电气公司(2)——携手陕西远大电气,共绘‘智电未来,梦想点亮’科技新篇章
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西安工程大学的一群青年学子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启动了“点亮未来,电亮梦想”暑期社会实践项目。8月9日,阳光正好,他们踏上了前往陕西咸阳的旅程,目的地直指陕西远…
学以思勤 爱以厚德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本科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顾这几年的成长历程,我深感自己在德、能、勤、绩、学五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提升,现将个人总结如下:德:在道德修养上,我始终秉持着诚实守…
学以思勤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本科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顾这几年的成长历程,我深感自己在德、能、勤、绩、学五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提升,现将个人总结如下:德:在道德修养上,我始终秉持着诚实守…
字正腔圆,方言韵味
字正腔圆,方言韵味方言,被誉为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承载着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情感记忆。在现代社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方言文化正日益衰落,面临着严峻…
艺科融合,传承古韵
感悟:点亮乡村的希望之光在炎热的七月,河南科技大学的一群热血青年,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踏上了前往乡村的旅程。他们不仅仅是去传授知识,更是去点燃希望,去唤醒乡村儿童对艺术与科学的…
西安建大青年学子赴临泉县,以实践之名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在炎炎夏日的热烈氛围中,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盛宴于7月16日至20日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迎仙路小学悄然绽放。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践行热…
陕西远大电气公司(1)——携手陕西远大电气,同绘“智电未来,梦想点亮”科技蓝图
携手陕西远大电气,同绘“智电未来,梦想点亮”科技蓝图在炽热的夏日阳光下,西安工程大学“点亮未来,电亮梦想”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团队踏上了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的脚步坚定地迈向了陕西咸阳,目标直指陕西…
言传意达,方言魅力
言传意达,方言魅力(通讯员:庄妍)乡音传情,演绎人生百态;戏剧舞台,展现地域文化风采。方言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地方文化的独特载体,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方言戏剧以其独特…
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教育新篇章
青春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教育新篇章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艺科融承,古韵今辉”支教团队实践活动在洛阳市伊川县高山镇高东小学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工作将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那里的孩子们带…
播种知识,收获希望
播种知识,收获希望——三下乡支教实践记中国青年网洛阳7月15日电(通讯员杨福临)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艺科融承,古韵今辉”支教实践团在洛阳市伊川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新生班会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