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研学铸魂,化育未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团赴宁夏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来源:厦门大学 作者:刘豫青 陈镇南 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7月30日至8月5日,厦门大学“筑梦隆德,兴牧启航”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以下简称博士团)在宁夏固原上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一同追寻红色记忆、赓续革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

一、赓续血脉,踏寻红色足迹之旅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而今迈步从头越,博士团成员们沿着蜿蜒的六盘山红军小道前行,重温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红军小道上,展示着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懋功会师、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吴起镇会师、直罗镇大捷、将台堡会师等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史”专题课程任课教师尚策结合课程内容,向博士团成员们详细讲解了这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为博士团成员们上了一堂沉浸式党课。

在“遵义会议”的会议桌前,尚策介绍道,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革命问题的会议,它不仅成功扭转了军事上的被动局面,更在思想深处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与觉醒。在“四渡赤水”纪念碑下,尚策将四渡赤水的胜利向博士团娓娓道来,“当时兵力对比是我军3万对敌军40万,而且武器装备相差悬殊,几乎是处于绝境。但在100多天的作战中,毛泽东将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通过不停地佯动迷惑、调动敌人,最终巧妙地跳出了敌人严密的包围圈。四渡赤水不仅让红军转危为安,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博士团还来到西吉县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这里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在这个中国工农红军历经磨难、从挫败中走向胜利的“福地”,博士团的党员们再次被伟大的长征精神所震撼,在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聂鑫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博士团不仅再次确认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更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博士团成员刘豫青表示,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的庄严时刻,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的坚定信念。

聂鑫总结到,此次重走长征路,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跋涉,更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的日子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践行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匠心筑梦,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在闽宁协作示范村—沙塘镇张树村,村民靳海波的家庭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三代人共同编织着手工醋的醇厚传奇。靳海波,每一次对酿造工艺的微小改良,都是对前人智慧的一次致敬,也是对未来可能的一次勇敢探索。手工醋,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范畴,化作了承载着张树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的纽带。

在凤岭乡于河村,魏氏砖雕这一“硬花活”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砖雕产品也可以作为文化商品进行销售,从而振兴乡村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繁荣。于河村通过加强技艺传承、推动产业创新、拓展市场渠道等措施,进一步发挥了砖雕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博士团成员柯晓梅说:“魏氏砖雕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让我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只有不断发扬乡村特色文化,推进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才能让乡村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三、文化璀璨,千年固原丝路华章

在博士团踏入固原市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这里不仅珍藏了无数珍贵文物,更是古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见证者。从古朴的青铜器到精美的陶器,从神秘的石刻到珍贵的画卷,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跨越千年的故事。在这里,博士团仿佛看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往来、文化交流,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

隆德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文化遗存众多,来到隆德县博物馆,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仿佛穿越时空的信使,让博士团的每一位成员深切地见证着它们所承载的灿烂文明与厚重历史。隆德县博物馆不仅注重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更在文物的展示传播和文旅融合方面下足了功夫。博士团亲眼见证了博物馆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将隆德县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成功打造了“千年古县、文化隆德、康养胜地”的文旅品牌。

固原市博物馆和隆德县博物馆所展示的不仅仅是文物的美,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信呈现。通过参观学习,博士团不仅了解了历史,更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在隆德这片土地上,博士团不仅见证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深刻体会到了“筑梦隆德兴牧启航”的深远意义。在新征程上,博士团全体成员将把这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推动个人成长、服务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2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茗香古韵,流传不止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茶的记录。此后,茶文化一直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深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探索茶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是…
悠哉茶道,品味茶文化精髓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饮茶文化的起源地。近年来,茶叶的绿色保健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世人的青睐,茶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茶文化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茶韵鎏金实践队于8月1日前往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贻…
电气学子返家乡:再回母校,共创未来
电气学子返家乡:再回母校,共创未来这次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同时也锻炼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一、活动背景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旨在让大学生利…
携手共护“隐性留守儿童”,点亮未来之光
在繁华的城市背后,有一群被称为“隐性留守儿童”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常年奔波于商务和劳务之中,孩子多由家中的老人照看,面临着情感缺失和监护不足的问题。而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关爱远远不够。为此…
关爱城市隐性留守儿童,青衿致远队在行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往往留在家中,缺乏父母的关怀和照料,由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城市隐性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由于父母工作负担沉重、经常性加班或频繁…
电气学子返家乡:再回母校,播撒梦的种子
电气学子返家乡:再回母校,播撒梦的种子这次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同时也锻炼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一、活动背景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旨在让大学…
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 争做奋斗青年
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有为青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下新青年更应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024年7月13日,安徽工业大学电…
广西师范大学川泽同砥福禄甿祉实践团:唤醒民族记忆,传承中华文化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响应学校鼓励大学生假期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川泽同砥福禄甿祉实践团,于2024年7月24日至7月26日前往广西来宾市等地开展了关于盘古文化活态传承的…
安徽大学赴社区及中学深入科普传“芯”及调研观察暑期实践团-专业特色实践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夏日,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赴社区及中学深入科普传芯及调研观察暑期实践团,以“青春促‘芯’潮,科普传‘芯’火”为主题,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知识传播之旅。首先,团队在5月25日满…
非遗创作融合本草纲目 社会实践赓续文化传承——河北大学“医脉相承”社会实践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河北大学医脉相承—河北省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传承社会实践队于8月4日—8月11日围绕《世界记忆名录》展开《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