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瞿秋白同志故居进行参观学习,本次参观学习的三个主题为:瞿秋白同志的生平履历,纪念馆的相关文学书籍研究,纪念馆的建造历程
首先,实践队到达纪念馆后,映入眼帘的便是红底黄字的匾额——瞿秋白同志故居,在匾额之下另有一块白色匾额,经实践队查阅资料,此门额为常州名书法家吴大中篆字的“城西瞿氏宗祠”,原为木匾,现在展示给大家的是1983年仿制品。
带着对故居的崇敬之情,实践队展开了“纪念馆的建造历程”调查,实践队讨论发现,此故居的形制结构类似于古代祠堂,后经相关文献查阅,西院二进大厅原供祭祀人员休息用,现展厅中伫立一尊秋白石膏像,三进原为享堂,三间大厅,是供奉祖宗灵牌灵位,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办群英中学时为学生宿舍,现在设为展厅。四进为内寝,一般不进人,祭祀诰命夫人,现为临时展厅。祠堂东院也为四进,后二进各三间,前两进为两小间,因东邻宅主不肯出让地基,形成前窄后宽不相称。纪念馆内不仅处处充满着历史气息,生活气息更是扑面而来,不禁让实践队队员们感到一阵阵的亲切和温馨
在调查研究故居纪念馆的历史进程后,实践队对馆内展出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讨论研究,其中,《江南一燕》引起了实践队员的注意力,由于其别具一格的刊物名称,实践队从名称作为切入点,寻找馆内有关于“江南一燕”的相关内容,最终,在西院二进大厅石膏像后方的墙上,找到了相关内容,是瞿秋白的诗:“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从中能看出瞿秋白同志的书生形象。穿过历史的长河,成员们看到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一位意志坚定的革命家,一位能想敢做的实干家。
瞿秋白同志的生平履历是实践队研究的重要内容,他选择革命这条道路的契机,革命工作中的困难与发展,1909年春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预科。受校长屠元博革命思想影响。1917年春,随堂兄到北京。后考入外交部“不要学费又有‘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6月3日上街演讲被捕,6月8日获释。1920年8月,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7月6日,在安德莱厅见到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交谈。经实践队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瞿秋白同志的革命精神来源于预科时期的屠元博校长,在俄罗斯担任翻译,后在上海大学担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时发展壮大,最终成型,瞿秋白同志是伟大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的精神力量和革命事迹深深的鼓舞着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研究学习,实践队充分理解了瞿秋白同志的生平履历,革命精神,以及瞿秋白同志纪念馆在红色文化学习中的精神力量和地理信息优势,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瞿秋白同志的红色精神,更加巩固了实践队自身的红色知识,坚定了理想信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精神层面中更深厚更笃定,在人生道路上更坚定更勇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4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