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在民间彝、傣、苗族中一直广泛使用,首次记载于约2500 年前的傣医药传统经方《贝叶经》中。明代著名医药家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记载有“灯盏花,一名灯盏菊、灯盏细辛。味苦、辛,性温。”,20世纪70年代,全国大搞中草药运动,被发现于民间。经过近40年的研究与发展,灯盏花的药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灯盏花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开发中药材,现记载于《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药材和饮片。为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云南、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在采收过程中经常会与同属的多舌飞蓬或者紫菀属的密毛紫菀、短毛紫菀、滇西北紫菀相混淆。
作用功效
灯盏花味微苦、性甘温辛,具有散热解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舒经治瘫、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等功效。关于灯盏花的药用功效,《滇南本草》中有记载“①一名灯盏菊,细辛草。味苦、辛,性温。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水酒服。②灯盏花,治手生疔、手足生管,扯灯盏花一百朵。摘背角地不容,用瓦钟,用石杵捣烂,加沙糖少许,入花捣烂。敷口,二、三次即愈。在临床上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灯盏花主要含有黄酮、吡喃酮、咖啡酸烯脂。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脑栓塞、高血压、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视网膜炎等疾病。近年来多被作为原料加入制成中成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4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