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不负‘苕’华”——华农学子赴红安县深耕红色产业
摘要:7月26日至28日,华中农大园艺林学学院暑期实践团赴黄冈市红安县龙潭寺村,参观瑞沣合作社脱毒中心,调研村民生活,缅怀革命烈士,并与合作社总经理姚沣交流。活动旨在传承红色文化,强化农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践行广大青年传承红色血脉使命,7月26日至28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龙潭寺村开展“红色沃土,不负‘苕’华”实践活动。
近年来,龙潭寺村先后引进瑞沣种植养殖合作社、苕韵农业发展、湖北省荣源农业开发公司3个市场主体发展红苕、香菇等特色产业。7月26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瑞沣种植养殖合作社脱毒中心进行产业调研。
实践团参观瑞沣种植养殖合作社脱毒中心(通讯员 李雨涵 摄)
合作社工作人员黄小凤谈到,目前合作社依托“红薯科技小院”和“特色产业科普基地”先后开展了脱毒种苗繁育、平栽多节栽培、双行高垄高产栽培、以及双薯轮作高效栽培技术,带动龙潭寺村及周边村户集体增收10万元,使229户脱贫户成功脱贫。在黄小凤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基地中心组培室进行红薯脱毒苗的扩繁,现场演示农业技术的操作流程,将实验室所学理论知识深入实践。
实践团进行红薯苗扩繁(通讯员 李雨涵 摄)
7月27日上午,实践团队深入农村,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流。经走访发现,红安苕在当地村民心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村民提到,红安苕品质好,产量高,通过种植红安苕进行自产自销,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益,实实在在提高了农户经济收入。
实践团与当地村民交流 (通讯员 吴玉卿 摄)
重温革命历史,铭记红色精神。建于红安县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是中宣部首批“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了无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鼓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砥砺前行。7月27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烈士陵园进行参观。通过学习红色革命故事,实践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他们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
实践团参观革命烈士陵园 (通讯员 曾思雨 摄)
活动结束前,实践团队与瑞沣种植养殖合作社总经理姚峰开展访谈。姚峰详细介绍了目前红安县红薯产业的发展状况。姚峰表示,相较于水稻、小麦其他粮食作物,红薯种植投入成本低且收入最为稳定,每亩土地销售额可达6000至8000元,净利润超过4000元。通过红安“1+5”特色主导红薯产业发展,解决了龙潭寺村1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了龙潭寺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姚峰对华农学子提出了殷切嘱托。姚峰认为,中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农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可观,因此,作为农学生,要有一颗不怕苦不怕累的心,扎根农村基层,深入农产品研究,在农业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实践团对姚峰进行访谈 (通讯员 伍明星 摄)
回顾此次红安县社会实践历程,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在未来的日子里,华中农业大学学子将继续关注红安县红薯产业的发展动态,同时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基层、了解农业,服务社会,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实践团调研结束合照(通讯员 邹永祥 摄)
文字:伍明星
图片:吴玉卿、李雨涵、曾思雨、邹永祥、伍明星
审核:华中农业大学蔡兴奎副教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