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驻鄂州三下乡“逸樟”志愿服务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网报鄂州8月14日电(通讯员 郑安娜)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服务队第九小队在凤凰街道滨湖社区爱心托管班“暑期课堂”开展已经十天了。彩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不仅在春节期间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艺术的结晶,7月17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服务队第九小队在凤凰街道滨湖社区爱心托管班“暑期课堂”开展了非遗文化彩灯课程。
在课堂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分别从渔灯、滚灯、盒子灯三种不同的种类去介绍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彩灯艺术,其独特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课程伊始,老师们为孩子们讲解了彩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对彩灯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图为志愿者老师讲解非议传统文化彩灯,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郑安娜 摄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播放南翔博主制作盒子灯的过程与最后呈现的效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郑安娜 摄
一场关于彩灯历史与文化的课堂拉开了序幕。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孩子们勾勒出一幅幅彩灯艺术发展的壮丽画卷。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彩灯艺术从古代走向现代的辉煌历程。
图为志愿者的非遗文化彩灯课程上小朋友根据观看的影片,回答盒子灯的制作工序。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郑安娜 摄
图为志愿者的非遗文化彩灯课程上小朋友根据滚灯的制作,回答滚灯可以使蜡烛保持平衡的特点。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郑安娜 摄
在“逸樟”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灯彩课程的引领下,让孩子们明白彩灯制作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此次非遗文化彩灯课程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并喜欢上了彩灯这一传统艺术,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彩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课堂结束后,孩子们经过课间得到充分休息后,都自觉地拿出了暑假作业认真写了起来,
“逸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通过科学的方法、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为孩子们打造一个高效、愉快的学习环境,不仅关注孩子们作业的完成情况,更重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习惯养成和心理辅导,全方位、个性化的辅导服务,助力孩子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大进步。
图为“逸樟”志愿服务队叶语瞳老师针对学生在各学科中的薄弱环节,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小朋友巩固基础、提高成绩。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郑安娜 摄
图为“逸樟”志愿服务队陈娜老师根据课本知识、解题技巧为小朋友指点迷津。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郑安娜 摄
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孩子们满脸兴奋地整理书包,向老师们打完招呼,与好友并肩走出教室,与等候的家长汇合后,满怀期待地踏上回家的路,留下了一串串欢声笑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8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