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体悟发展成就,擘画美丽乡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兴心乡印仙行圆梦”社会实践团实践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作者:班一喆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了解仙人洞村发展成果,7月9日至7月14日期间,“兴心乡印,仙行圆梦”社会实践团按照计划分批前往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仙人洞村进行实地实践调研。团队以观察发展成就为主题,力求真正做到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仙人洞村利用新质生产力实现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为其他乡村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切实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青年之力。

座谈会

7月9日,团队到达仙人洞村后首先前往村民委员会,与村委副书记贾仲刚顺利对接,并于村委会会议室中开展了座谈会。贾副书记全面介绍了仙人洞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解答了我们提出的诸多问题,使我们对仙人洞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通过鲜活生动的例子,我们也真切体会到乡村基层工作者的不易和党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实地参观

仙人洞村党支部确立生态立村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一轴四纵带多点”的整体村庄规划布局。按照日程安排,座谈会结束后,团队在贾副书记的引导和讲解下对仙人洞村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大致参观了郑亲王石桥、古井坊、神仙花巷、神仙洞、二十四节气文化墙、田园风光 3D 立体画、福禄寿喜孝悌墙、楹联等,重点参观了十三陵水库精神红色文化园、村史博物馆和党群活动中心。

调研访谈

为进一步了解仙人洞村发展成果,团队针对仙人洞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随机问、针对问、具体问相结合的模式,与基层干部、村民、特色产业经营者及游客四种不同人群进行充分交流访谈,充分了解仙人洞村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倾听和呈现群众的声音,形成20000余字的访谈记录。

亲身体验

为更好地了解仙人洞村特色素食宴,团队在仙人洞村素食餐厅就餐,在体验特色素食菜品的同时观察素食餐厅环境、服务态度和经营情况等细节情况,并与店员和饭店老板积极沟通交流,帮助调研做细做实。

成果与感悟

在本次实践中,团队成员以仙人洞村利用新质生产力实现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案例为显示教材,充分认识到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深刻感受到仙人洞村的伟大发展成就。我们将继续完善调研结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宣传推广仙人洞村发展经验,为其他乡村提供经验和启示,以青年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0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追溯革命记忆,弘扬红色精神
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于1954年筹建,1960年内部开放。它的保护范围:南至汉府街,北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原址外延35米,东至梅园新村17号东侧围墙,西至…
青春力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青年学子深入东山村调研乡村振兴实践
在夏日的暖阳下,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东山村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对乡村发展现状的深入了解,更是一次对青年学子责任与担当的深…
后岸:一个“吃山”到“靠山吃饭”的乡村发展史
(通讯员:干成磊)天台后岸村,作为曾经有名的采石村,他们因采石发家致富,却也因采石业疾病缠身,更是破坏了绿水青山,而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后岸早已变样,从破坏绿水青山到保护绿水青山,从“靠山吃饭…
在时代变迁中体悟伟人风采
2024年7月11日——17日,我跟随华中农业大学“红色追踪,火炬传承”红色文化探寻团来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多个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革命地标进行实地参观和主题社会实践。在本次实践中,通过对…
合肥工业大学志愿者走进里仁村,助力社区建设
2024年7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城市建设工程系行知宣州青春助力团队的同学们前往安徽省宣城市金坝街道里仁村,参与了为期一天的三下乡社区志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了解当地农村生活现状并提供志愿服务。…
安徽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基因 谱写时代新篇
安徽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基因谱写时代新篇本网讯(郑美琪)“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8月5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轨迹红影,信仰青途”——津浦铁路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调研实践团队前往蚌埠市档案…
动手知非遗:品味与传承
在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深刻领略了传统黑陶的独特魅力。日照黑陶,作为龙山文化中最为著名且典型的陶器,被历史学家誉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这种陶器全身漆黑,熠熠生辉,展现了其独特的审…
探访旧城改造,聚力民生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线下调研剧本杀:知状况知注意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我国坚定地推行文化强国战略,为利用新兴技术手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的“儒风新韵”实践队在7月15日至8月15日期间,于各自的家乡开展了…
河南学子三下乡:寻红色足迹,筑青春之梦
在当前社会,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广大学生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的光辉历程,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