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绣:指尖上的艺术,跨越山峦的传承
8月6日至7日,广西师范大学“绣”丽苗乡调研团深入广西柳州,开展了一场旨在挖掘与弘扬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活动。8月6日,调研团在融水县苗族织锦传习体验馆,与自治区非遗苗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唐巧英老师深入交流,探讨电商经营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新路径。次日,团队成员在柳州音乐喷泉处,通过线下摆摊与线上直播的形式,积极宣传苗绣文化,展现其独特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广西的葱郁山水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做融水,这里居住着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他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布匹上绘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苗绣画卷,这便是柳州融水苗绣——流淌在指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8月6日,广西师范大学“绣”丽苗乡调研团抵达融水县苗族织锦传习体验馆,开始了对融水苗绣的探索之旅。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深入挖掘融水苗绣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在体验馆内,调研团有幸与苗族织锦技艺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唐巧英进行了深度交流。唐巧英老师,一位深耕苗族织锦技艺四十余载的匠人,自幼沐浴在织锦文化的熏陶下,她八岁开始跟随祖母与母亲学习,十六岁便已技艺精湛,名扬乡里。作为家族第四代传承人,她不仅致力于技艺的传承,更积极地将这份文化瑰宝带入校园、社区乃至高校,让更多人领略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访谈中,唐老师分享了她对电商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独到见解。虽面临团队缺失、个人力量有限的困境,但她依然对利用现代技术推广苗绣充满信心,期待通过直播等新兴方式,让苗绣这一传统技艺跨越山峦,走向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唐老师非常珍视与当代年轻人、大学生的交流机会。她感慨道:学生新潮的思想,更加开阔的眼界可以给她带来许多不一样的灵感与思路,传承人思维往往停留在过去,需要借助大学生的力量提供不同的思路,去帮助苗绣传承人开拓视野,取得进步。老师坚信,传统纹样应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随后,在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传统织布机的操作过程。当向下踩踏底部的踏板时,织布机的织布梭,类似于“船”的小物件就会穿过纱线,完成一次织布,织布机上还有一个“梳子”,它的作用就是在织布过程中把纱线拉紧,将它们更加紧密的排列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打板”,每一次织布都需要手脚和注意力的高度协调和集中,稍有不慎梭就会卡在中间,导致织出来的布密度不一。由此可见,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老师以生动的比喻,打趣地说道:向下踩踏底部的踏板就像是开车踩油门,这足以彰显出织布背后的高度协调与集中。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传统织布机的操作过程。陈月圆 供图)
在织布机的另一边,团队成员还进行了一些简单刺绣的尝试,老师摊开一些画有桃花、锦云、万字福底稿的彩布,让成员挑选绣线的颜色进行刺绣。老师非常有耐心的穿梭在一个个成员中传授锁边绣的知识,帮助纠正错误的绣法,成员仅仅是绣了几条线,仔细看来已经非常费眼,这也是刺绣的精细之处。
8月7日,广西师范大学“绣”丽苗乡调研团队在柳江边宣传融水苗绣。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摆摊这两种别样的形式同时进行。广西师范大学“绣”丽苗乡调研团队带着从柳州融水自治县苗绣基地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融水苗绣手工艺制品,在柳州市风情港音乐喷泉河堤处进行线下摆摊。在柳州风情港,不仅有许多柳州市民也就是本地人在散步、嬉戏,还汇集了很多外地来的游客。在这里,本地人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近距离触摸融水苗绣,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加对非遗苗绣等手工艺文化的关注度,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对于游客,也能在游览柳江优美风景的同时感受柳州独特的非遗文化,亲眼见到融水苗绣的美,提高了对柳州的好感度,同时促进了融水苗绣的宣传与推广。线下摆摊宣传非遗苗绣,可以有效拓展其传播范围与人群,增加曝光度能有效提高手工艺品成交率,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为市民讲解融水苗绣制品。梁镫尹 供图)
在直播时,有许多观众对融水苗绣提出了很多问题,团队的主播也对问题进行了一一讲解。观众也对融水苗绣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出更多对融水苗绣的需求,如融水苗绣手机链,苗绣手链等,很好地宣传了非遗苗绣。新媒体在非遗文化的应用,让非遗苗绣传承人得以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苗绣服饰产品。这种销售模式的演变,与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关系密切。过去,除了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及附近地区,非遗苗绣传承人和绣娘们是看不到消费者的,而仅仅依靠当地人,非遗苗绣技艺很难得到传承和发展。非遗苗绣服饰产品的商业化和创新活动,往往要依靠某种中介才能进行。直播助力非遗文化,则因网络媒体的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构建了本地市场直接联系外部市场的全新模式。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今天,利用抖音、小红书等APP,使用直播、解说短视频等宣传融水苗绣,可以极大地提高融水苗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为直播现场画面。梁镫尹 供图)
广西师范大学“绣”丽苗乡调研团队以专业视角切入,通过实地调研、技艺体验与商业合作,力求为苗绣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方案。指上生花,苗韵千年。此次调研让更多人感受到融水苗绣的魅力,透过五彩缤纷的融水苗绣,让群众看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无限可能,让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讯员 韦洁萍 覃媛媛)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绣”丽苗乡调研团成员合影。梁镫尹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