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怀历史之痛,立报国之志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陈浩宇

中国青年网安徽7月24日电(通讯员陈浩宇)

为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家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于七月21日赴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参观。

进入史馆,历史的沉重感扑面而来,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哭泣。在灵魂深处,仿佛一个绝望的母亲在哭嚎,阐释着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中国百姓对生存的渴望。小队成员在此驻足,倾听者他们的呐喊。在这里,铭记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进入史实展,无数遇难者同胞的名字与照片环绕在墙壁两侧,昏暗的灯光下,那些照片似乎活了过来,无声的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继续向里进发,便来到了史实区。数不胜数的图片,文物,视频等珍贵文献以时间为顺序位列两侧。一行行血泪斑斑的历史记载,一件件残酷无比的文物证据,一幕幕真实再现的模拟场景,无不揭示着那段历史的残酷无情,无不彰显着我们民族对于那段悲痛过往的深刻铭记与反思。

( 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史展区 中国青年通讯员沈俊杰 提供 )

与日本侵略者残暴行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军人的英勇抵抗。1937年12月1日,日军对南京发起了围攻,他们多次向城内的守军空投“劝降书”,妄图迫使中国军队在12月10日前投降。然而,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对这些所谓的劝降书置之不理。从12月10日至12月12日,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中日双方伤亡惨重,高达7200人,守军虽然节节败退,牺牲无数,但他们的英勇抵抗却拖延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伐,减少了无辜同胞的伤亡。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友人给予中国人民的宝贵援助。以贝拉先生为代表的国际救援人士,他们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国际友人的真诚帮助,让所有参观者在感受悲伤与肃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文明的力量。与日本暴行的强烈对比,让参观者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与珍贵无比。

( 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史展区 中国青年通讯员沈俊杰 提供 )

继续前行,队员们抵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忍停留的地方——万人坑遗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里,对中国平民和士兵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们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平民与士兵被驱赶到深坑之中,日军用机枪和刺刀肆意杀戮,鲜血汇成河流,染红了长江之水。那个庞大的万人坑,埋葬了多少无辜国人的身躯,又掩盖了多少日本帝国侵略者的残暴行径。

从万人坑走向和平广场,队员们的心情从沉重的历史阴影中逐渐走向今天的和平光明。一位母亲怀抱孩童,放飞着和平鸽,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和平鸽振翅高飞,象征着中国人民从悲痛与愤怒中走出,迈向和平、幸福与未来的道路。我们不能沉溺于过去的痛苦,但更不能遗忘那段历史,这是队员们一路走来最深刻的感悟。

( 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和平广场 中国青年通讯员沈俊杰 提供 )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纪念馆,它更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历史丰碑,时刻警醒着世人。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在如今这个和平的时代,中国人民更不能忘却历史的惨痛教训,而应当深刻汲取历史的经验,以史为镜,鉴往知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心中更应铭记国耻,铭记那段沉重的历史,同时牢记我们的使命。我们要承载着先辈们的殷切期望,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法治素养,强化自我保护能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基层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阜阳市临泉县迎仙路小学法治教育宣讲纪实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号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基层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于近期赴安徽省阜阳…
知识的种子,在快乐中萌芽——青源志愿服务队与恩施工农路社区的暑期科普之旅
在炎炎夏日的恩施工农路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快乐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不仅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添上了斑斓的色彩,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与求知的种子。青源志愿服务队,一群满怀热情与爱心的青…
参观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缅怀历史英雄伟大精神
参观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缅怀历史英雄伟大精神为了了解伟大革命英雄的事迹,传承保家卫国精神。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赴濮塘镇新虎”社会实践团队在暑假期间,来到了重庆市开州区,参观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
南阳理工学子三下乡:情系养老院,爱心暖夕阳
南阳理工学子三下乡:情系养老院,爱心暖夕阳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南阳理工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人员怀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于6月28日前往南阳市养老中…
安徽学子三下乡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和县兴圩村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青年挺膺担当”社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队”在学院团委书记崔…
爱撒藏区,情暖牧民 ——华中农大动科动医学院暑期赴藏区社会实践首日纪实
(通讯员:许心怡摄影:许心怡)2024年8月12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暑期赴藏区社会实践团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顺利完成了首日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团队深入畜牧业一线、…
安徽学子三下乡 捕捉采石美景记录美好瞬间
安徽学子三下乡:捕捉采石美景,记录美好瞬间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0日电(通信员许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摄影作为记录美好瞬间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展示采石矶的…
“茶香古道,韵味千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志愿团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2024年7月16日—8月2日…
河南城建学院暑期三下乡之让科技扎根泥土,化学为青春赋能。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为了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显著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并培育众多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材料与化工学院“让科技扎根泥土,化学为青春赋能”…
探访乡村沃土,共绘振兴蓝图
探访乡村沃土,共绘振兴蓝图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