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红色小镇,寻找最美乡愁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拾遗·红蕴

花茂村,这片土地曾以“荒茅村”的名字示人,那里曾经是一片荒凉之地,满眼望去皆是杂草丛生、荒废的田地,村民们生活困苦,几乎看不到一丝希望。然而,在党的英明领导和政府的精心扶持下,花茂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花茂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当地将传统的古法造纸技术、土陶技术与当地的文化特色深度结合,保护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2024年7月1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拾遗红蕴小队来到这个美丽的乡村,循着这些红色印迹,探访藏着这里的非遗,让它们能更好地被世人所熟知,启为小队将走进这座红色乡村,向人们展示,非遗文化是如何与红色文化碰撞出火花的。

图为花茂村村头标牌,为习近平习总书记到村有感而发。中国青年网叶红煜 摄

7月11日下午,启为小队坐车抵达这座小镇,甫一下车,小队的目光被一块矗立眼前的醒目大牌子所吸引,牌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6月16日造访花茂村时的深切感慨:“怪不得大家都来,原来是在这里找到乡愁了。”这片土地上,充满了淳朴的人民,更藏着无数人类与非遗对话的故事。为了推动非遗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将非遗文化与旅游结合,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非遗的魅力。

随着前往“花茂人家”古法造纸馆的路上,山环水绕,满目苍翠,青山绿草尽现眼前,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两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黔北民居,小青瓦斜卧坡屋顶,雕花窗洞开白粉墙,充满欢声笑语的农家小院,让人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团队到达了“花茂人家”古法造纸馆,一进门,成员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双眼,满院鲜花盛开,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走进古法造纸馆,展馆内各式各样精美的手工艺品使成员惊叹不已。据馆内非遗文化学习者所说,这是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创作,一枝花一片叶,加入传统古法造纸中,制成纸浆压花画。花茂村的田园风光、村庄民居、星空大地,都被画到了一张张纸上,制作成别具一格的纸浆压花画和书本、信纸、油纸伞等文创产品,大受游客欢迎、供不应求。而后,她提到成员可以亲手制作纸浆压花画,在成员制作的过程中,从调配纸浆、铺陈底层,到细心粘贴每一片干花、调整细节,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细致。当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在成员手中诞生时,那份由衷的成就感难以言表。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艺术品。顿时一股深深的尊重和敬畏涌上心头,理解到了每一件作品的来之不易。

图为当地古法造纸馆非遗人造纸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孙章杰 摄

随后启为小队来到了母氏陶艺馆,映帘而来,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陶碗作品,它们或圆润饱满,每一件都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静静地陈列在展示架上,不禁让人仿联想到泥土与火焰之间千锤百炼的故事。眼前,一位师傅全神贯注地沉浸与陶土制作中,他便是土陶非遗传承人——母先才。母师傅介绍,土陶制作是一个复杂精细且需要耐心地手工艺,需经过拉胚塑性、晾干、上釉等流程。随着科技浪潮的不断翻滚,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冲刷褪去了颜色,但仍有像母师傅这样的匠人,坚守在城镇的一隅,坚持为非遗“上釉”,以商品的形式,将土陶工艺品带给各地的人。

图为母先才先生制作土陶的过程展示。中国通讯员潘秋竹 摄。

在这次对花茂村的调研结束后,成员们纷纷表示,虽然活动的这一天,舟车劳顿很辛苦,但是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对古法造纸和陶艺的技艺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而且也了解到了这所红色小镇的光辉历史,决心要将非遗传播出去,让更多人能够对非遗技艺了解并传承下去。

图为团队成员们在遵义市母先才技能大师工作室前与非遗传承人母先才先生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叶红煜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汽院学子三下乡:折纸艺术 实践启航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炎炎夏日里,以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创意,组成了“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他们踏上了前往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旅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折纸艺术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赴青阳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青阳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为了深入理解乡村振兴的落实与理念。我校于2024年暑…
汽院学子三下乡:折纸匠心 实践未来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炎炎夏日里,以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创意,组成了“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他们踏上了前往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旅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折纸艺术活动…
汽院学子三下乡:传统文化进校园
2024年7月,在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扎染技艺,传承非遗文化”主题传统艺术教育活动正在热烈进行。该校的学生们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志愿者们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传统扎…
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为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2024年7月24日上午,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来赴无锡博物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无锡博物院位于无锡市梁溪区,2007…
汽院学子三下乡:创意折纸 实践助力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炎炎夏日里,以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创意,组成了“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他们踏上了前往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旅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折纸艺术活动…
湖北二师学子高坝洲镇三下乡,促进乡村教育发展
本网讯(通讯员陈黎阳)“三下乡支教”活动,是由湖北二师学子精心筹划并组织的一次意义非凡的公益行动。学生们深知,教育是国家之根、民族之本,而乡村教育更是关系到亿万乡村孩子的未来。然而,由于地理位…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尚育乡村童贤启蒙团”社会实践队伍赴山东枣庄开展尚育启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方针,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2024年7月19日至25日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工程学院“尚育乡村童贤启蒙团”社会实践队伍前往枣庄市市中区蔡庄村的榴乡少年成长营地,开展少…
汽院学子三下乡:巧手生花 梦想飞翔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炎炎夏日里,以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创意,组成了“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他们踏上了前往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旅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折纸艺术活动…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观南昌起义纪念馆,弘扬革命精神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8号电(通讯员徐子豪)在2024年7月12号,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实践队员家乡党史学习教育团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走进南昌起义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那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