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人科三下乡:经纬间展古艺,竹编艺术映文化魂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作者:冯馨宇 何曼赵家溪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当代青年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来到了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来了解当地的竹编工艺,亲身感受竹编制作的魅力与情怀。

图为竹编手工艺术品。赵家溪摄

非遗瑰宝,手工竹编,匠心独运,经纬交织间,尽显自然之美。每一根竹丝,承载着匠人的汗水与智慧,编织出生活的艺术,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记忆。竹编之美,不仅在于形态,更在于那份对传统的坚守与创新的追求。拥有5000年亘古历史的非遗竹编技艺将在新时代的发展下编织出一场怎样的瑰丽梦境呢?在这次实践调研之旅中,又将会揭开这背后怎样的文化面纱呢?实践团成员们沿着乡间小路,采访了当地的竹编手艺人。

竹编技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竹编的制作,首先就是要选好制作材料,生长一年及以上的竹子比较坚硬且具有较好的韧性,是制作竹编的上好原料,然后用篾刀将选好的竹子剖成细篾,选取竹子最柔韧的外层,随后使用匀刀,保持竹片宽度和大小一样,用刮刀让竹片变得更加光滑,最后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图案,使用夹子、锥子等工具进行后续的编织工作。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竹编手艺人。李雨晨摄

在那里,实践团成员还看到了奶奶制作的一些竹编产品,竹筛子、竹垫等。奶奶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竹编制品的制作过程,并向我们展示了一根竹蔑条的逆袭——不到一分钟将一根竹蔑条变成一个六边形小竹球。团队成员还依次体验了竹编制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编竹制品需要的不光是耐心,更是情怀。

图为竹编手工艺术品。李雨晨摄

身处在当今的快餐时代,龙潭镇中仍然有许多人始终秉承“慢工出细活”的精神,坚持将传统手艺口传身授下去。这项传统手工艺,始于精细,终于创新,每一根纤细的竹丝都在手艺人的双手中不断缠绕变化为新的模样,他们用布满茧子的双手,默默的守护着这一种手艺,也守护着一代人的记忆。竹编技术是当地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一项历经岁月沉淀却依旧充满魅力的工艺技术,竹编的传承与发展将会延续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重要的力量。本次实践活动打开了实践团成员们新世界的大门,让每一个人切身实地的体验到道明竹编文化的魅力,通过动手操作和学习,了解竹编工艺,感受匠人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小小竹编,编织的是幸福美好,展现的是心灵手巧,传承的是技艺、智慧与文化相融的工匠精神。”

传统技艺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也充满着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未来,“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将继续积极投身到保护非遗文化的公益行动中,他们相信,在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下,传统技艺将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而是成为现代社会中璀璨的文化明珠,继续传承千年智慧,绽放时代光彩。

(通讯员 冯馨宇 何曼 赵家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9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匆匆前行,却忽略了脚下的路曾由多少先辈用鲜血与汗水铺就。直到我踏入那座庄严而沉重的革命纪念馆,这里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刻的情感,它们不仅…
西建大学子赴白柳社区开展“童心共筑中国梦”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日,志愿者们与一群纯真无邪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这次活动的主题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国情感的播撒,志愿者和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共同绘制了一幅幅爱国爱党的温馨画卷…
传播人间大爱 守护呼吸健康
传播人间大爱守护呼吸健康铜陵市8月10日电(通讯员王航、章茜、方赢)为响应党中央开展全国大学生“三下乡”工作的号召,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红十字协会和皖南医学院红十字会联合“医路铸魂”志愿队于8月7…
汽院学子三下乡:画韵安阳 共绘未来
在盛夏的炽热阳光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三下乡的征途。他们来到安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项富有创意的…
安徽学子三下乡:用心服务社会,全心传播希望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26号电(通讯员陈秉聪)作为新青年的我们有责任为残疾人做一些能让他们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并且提升安全感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来自安徽工业大学实践队成员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贡献一份力量…
汽院学子三下乡:绘梦安阳 童心飞扬
在盛夏的炽热阳光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三下乡的征途。他们来到安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项富有创意的…
西建大学子赴白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滴水,或许不能穿石,但无数滴水汇聚在一起,便化成了那股最顽强的力量。“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护航成长与爱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起踏上了征程。当看到那些稚嫩又天真的面宠时,这群来自…
安徽工业大学子三下乡:守护文化根脉,激发非遗新活力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守护文化根脉,激发非遗新活力中国青年网滁州市6月24日电(通讯员陈哲)传承非遗传统文化是我们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弘扬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文话多样性。2024年7月5日至2024年7月10日…
淮师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深植八皖
今天来了六安,头一次,自然要逛逛博物馆,了解一下地区文化。六安博物馆就是皖西博物馆,我对六安不熟应该算是在新区吧?旁边就是市政府,还有些建筑都是新的。从博物馆的角度上看,这个博物馆还是很有文化…
兰州理工大学三下乡“重走长征之路,传承红色魂”
重走长征之路,传承红色魂2024年7月16日兰州理工大学“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记忆实践队乘车前往甘肃省会宁县开展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桃花山下旌旗展,祖历河边仰会园。我们的第一站是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