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百年银匠精神,打造千年经典银饰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拾遗·红蕴

“锦鸡美没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一句诗词便将苗族银饰的美丽描写的淋漓尽致。而苗族银饰的打造方式便是银饰锻造。银饰锻造不仅反映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更反映出苗族热爱生活的美好精神。苗族银饰都是根据其自身历史文化演变而成,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银饰的品种、纹饰设计构造到制作组装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文化品位。为了了解苗族银饰民族风格特色、银饰锻造的工艺特征与工艺流程,弘扬中华民族审美价值,提高个人综合素养。2024年7月17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团队前往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银饰城展开调研。

中国历史上使用银饰品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苗族银饰的历史应该始于明代,普及与清代,也就是从清代开始饮食在各民族中流行。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以音量为原料,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括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的环节。苗族银饰锻造记忆与2006年5月20日列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苗族银饰锻造的传承中,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的传承人——杨平生老师。作为该民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学习者、传承者与传播者,杨老师谨记传承使命,宣传银饰锻造技艺,在石阡县的银饰城开了一家银饰店铺——杨平生银饰,这家店铺不仅可以供自己工作、售卖银饰维持生计。还有着宣传银饰以及银饰锻造技艺的作用。杨老师的工作室是全开放的,锻造银饰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让顾客开的清晰明了,方便人们了解学习。

图为杨平生银饰店铺中摆在柜台里带有苗族图案的银戒指。解天麒 供图

杨老师积极的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苗族银饰锻造的制作工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主要是有錾刻与编结两种。然后根据錾刻与编结的需要,将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再根据所需的30道工序制作而成。錾刻工艺的银饰呈现厚重的造型,有着 精美的纹饰,而编结工艺的银饰呈现各式线状的纹饰,玲珑剔透。

团队成员在与杨老师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杨老师传承苗族银饰锻造的经历。杨老师说:“小时候跟着父亲身边,看着父亲锻造银饰时就迫不及待想快快长大,也想亲手制作出精美的银饰作品。”杨先生幼时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属于苗族银饰锻造的种子。长大了接手父亲的工作,想要将这份技艺让更多人看见。于是杨先生便在银饰城开了一家店铺方便自己工作的同时又能让更多人了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这家店铺开张之后有很多的顾客来光顾,趁着买银饰的功夫许多人对银饰锻造这项技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图为银饰锻造传承人杨老师在向团队成员演示锻造银饰的过程。解天麒 供图

一件件精美的银饰,透露处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透露出工匠们一丝不苟、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在银与工匠的合作互动中造出的精美饰品中反映不仅仅是出苗族人民的审美价值,更是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炬。

赏银饰艺术,学匠人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的学生们从非遗中汲取精神,在新时代发展中筑牢根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与个人审美,为新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

图为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杨平生老师合影。叶红煜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1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传统工艺,源于自然
7月13号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前往了贵州省石阡县埃山村,并在仡佬族印染第六代传承人——赵培军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仡佬族印染的历史文脉,当下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的传承…
电气学院华章续梦队赴阜阳博物馆参观展览
电气学院华章续梦队赴阜阳博物馆参观展览为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多元,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意志。7月6日到7月7日,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日子,电气学院赴阜阳博物馆参观社会实践队在安徽阜…
华南师范大学新绎队:红诗展堂,绎忆井冈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新绎队一行师生16人抵达井冈山,开展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红诗展堂,绎忆井冈——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教育资源常态化长效化的教学实践探索”为主题,旨在以井冈…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暑期三下乡,用爱与关怀点亮心灵之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广财学子探秘东莞中堂鱼包:一场美食与文化的邂逅
大学生探秘东莞中堂鱼包:一场美食与文化的邂逅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号召,落实“双百行动”“三下乡行动”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广东财经大学骄阳炽焰实践团于2024年7月23日赴广东省东…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入花和社区,关注老人生活
走入花和社区,关注老人生活引言:2024年7月3日和4日安徽工业大学耆乐同行者实践队于马鞍山花山区花和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2024年7月3日同学们于下午3点在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集合,并举行暑期实践活…
金色光辉映古韵,非遗瑰宝续千年
苗族马尾斗笠,是苗族先民由箬叶、棕片铺就而逐渐创新,以马尾铺就的独特精品斗笠。为了深入挖掘马尾斗笠这一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之处,传承其蕴含的丰富历史与文化价值,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
植乡土情怀,促民宿发展
回顾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云上之翼,续梦森兮”实践团先后抵达云台山、青龙峡等旅游景点及公园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同时走访沙墙、双庙及平顶爻民宿村落,对区域…
二师学子三下乡:柔丝绕指间,创意绽心田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5日电(通讯员熊珂颉)蝉鸣似曲,阳光如织。8月1日下午,在长埫口镇长高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扭扭棒手工课程,…
湘潭大学学子三下乡:田间地头寻根脉,农耕文化促成长
“绿野千里稻将熟,夏风轻拂麦浪黄。”7月15日湘潭大学法学学部赴乌石镇乌石峰村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团队成员们,怀揣着对乡村生活的朴素情感与探索精神,踏上了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