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贵州7月11日电(通讯员 王尚进)为调研贵州省遵义市非遗文化,深入了解感受当地非遗文化底蕴。2024年7月11日“拾遗·红蕴”启为创新团队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调研当地土陶非遗项目。随着实践团队走进母先才土陶非遗工作室,一排排陈列的精美土陶映入眼帘,首饰、花瓶不计其数。更吸睛的是母先才师傅细腻的创作手法,让人目不转睛。通过深入调研,团队成员了解了土陶制作的工艺程序,对土陶有了一定的理解,提高了团队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团队成员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外宣古法造纸非遗项目,提高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这项传统非遗。
图为母师傅正在制作土陶,到了土陶的塑形阶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解天麒 供图
图为母师傅制作陶碗的特写镜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红煜 供图
图为母师傅打搓土泥原料,多次揉搓能使泥土更加细腻有韧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子涵 供图
图为土陶半成品样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红煜 供图
图为母先才制作的一系列土陶瓶半成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秋竹 供图
图为母先才工作室中陈列的一些土陶制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秋竹 供图
图为母先才工作室架子上摆放的一些精致土陶商品,经过上釉使之变得柔和具有光泽。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章杰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细细观摩工作室内的精致小商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慈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母先才师傅的合影留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秋竹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3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