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莲之高洁,党之清廉 “荷”你一起,“绘”聚头笔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齐嘉城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便是清正廉洁的象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廉洁从政始终是不变的追求,如莲花般的高洁品质在党的队伍中熠熠生辉。

7月24日下午,在宜都市陆城头笔社区,一场充满温馨与创意的荷花思政绘画课程正在展开。

课堂上,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眼中充满了对荷花绘画的期待和好奇。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老师面带微笑,手中拿着彩笔,准备带领小朋友们走进莲花的美妙世界。课程伊始,志愿者老师通过精彩的视频和精美的图片,引领小朋友们走进荷花的世界,认识荷花的色彩和样貌,小朋友们被荷花的美丽和神秘所吸引,纷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随后在课堂上老师设计了“荷花知多少”环节,老师与小朋友们积极互动,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荷花有哪些类别?”“荷花有哪些含义呢?”小朋友们踊跃举手,争相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一个环节里,志愿者老师着重介绍了莲花清廉高洁的品质。莲花如此,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

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纯净与无瑕。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为权力所腐蚀,不为利益所诱惑。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展现出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在和平建设时期,党员干部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努力工作,清正廉洁,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其正直的姿态令人赞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持着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党的干部们秉持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依法依规办事,不偏袒、不徇私,为人民群众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莲花香远益清,其芬芳令人陶醉。中国共产党的廉洁形象深入人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莲,花之君子者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应当以莲为鉴,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像莲花一样,在思想上坚守正道,在行动上廉洁奉公,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介绍完荷花“清廉”的品质之后,老师详细介绍了荷花的构造,从荷叶、荷花到莲蓬,让小朋友们对荷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荷花的形态,老师还准备了真实的荷花样本,让小朋友们近距离观察和触摸。

在开始绘画时,老师们亲身示范,一笔一划地在画纸上勾勒出莲花的轮廓。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小手也忍不住跟着比划起来。到了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的时刻,志愿者老师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个步骤。有的小朋友不小心画错了,老师会鼓励说:“没关系,我们换个角度看,也许会有新的创意呢。”在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用五彩斑斓的颜料为莲花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粉色的花瓣、绿色的荷叶、红色的太阳,一幅幅充满童真的莲花图逐渐呈现出来。

此次荷花绘画课不仅让小朋友们学到了关于荷花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青莲”与“清廉”的认识。这不仅仅是一堂绘画课,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成长。志愿者老师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在小朋友们的心中种下了艺术与思政的种子,让他们在荷花中感受到了美,在荷花背后的品质中中提升自我意识。在宜都市陆城头笔社区,这样的温暖场景还将不断延续,志愿者老师们的爱心也将如盛开的莲花,香溢四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4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自强思源” 暑期社会实践队:红色手工课程启迪学生心智
本网讯(通讯员陈黎阳)在这个热情似火的暑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乡村,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课程之旅。此次手工课程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
感恩与诚信齐头并进
#暑期三下乡之“材化筑梦先锋队,爱心资助启航行”#国家资助的目的是坚守教育初心使命,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普及资助知识,宣传诚信教育的意义,切实做好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和加大宣传力度…
共筑禁毒防线:邵阳学院三下乡
7月17日下午,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邵县湾里村“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成员为湾里完全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了禁毒教育,学生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对毒品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课堂上,志愿者老师首先…
助力社区发展,共筑温暖未来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群体反哺家乡建设,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中。7月-8月,微电子与数据科学学院“基层服务”志愿队在家乡各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领青年…
夏季酷热难耐,防暑知识共学
为提高小朋友们对夏季防暑降温知识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能力,2024年8月16日上午,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启明之旅支教队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以“夏季防暑降温知识科普”为主题的活动。志愿者老师通过现场讲解…
华中农大实践团探秘沉湖湿地:智慧监测守护“地球之肾”生态多样性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了解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治理措施,2024年7月9日上午,在向荣彪老师和徐玲莉老师的带领下,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全国主要生态湿地社会实践团的五位学…
【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报道】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赴槐林镇开展“筑梦助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巢湖学院“化海扬帆萤火”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曼丽的带领下,自7月9日起赴槐林镇开展为期一周的“筑梦助燃”活动。传承非遗文化,感受…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洪湖保护区社会实践:退垸还湖,洪湖“净水”在行动
2024年7月8日,在武汉植物园专家王伟和操瑜的带领下,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全国主要生态湿地区社会实践团前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湖湿地进行调研。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从业人士讲解等方式进行,实践…
赴濮塘革命烈士馆、追寻红色历史足迹
在晨光初破的七月四日清晨,我们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的旅程。这片庄严的土地,不仅是国家为纪念和缅怀那些为新中国诞生与繁荣付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而设立的圣地,更是连…
曲园学子三下乡:“万里桐花,与爱同行”志愿服务队首次线上会议圆满展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乡村儿童等儿童群体的课余生活,切实提高乡村儿童等儿童群体的综合素养,曲阜师范大学“万里桐花,与爱同行”志愿服务队极报名参加“七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