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追思往迹英雄事,渡跨天堑谱新篇
7月10日,我跟随安徽工业大学材高知深社会实践小组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在这里,我将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了解那一场波澜壮阔的战役,去追思那一段壮烈的英雄往事。
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我惊奇地发现整个巨大的场馆就如同一艘扬帆起航的船只,似乎要突破地面的束缚,以一种势如破竹的气势,粉碎敌人的防线。来不及惊叹场馆的宏伟,我便迫不及待地向场馆走去。进入场馆之内,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副巨大的浮雕。浮雕之上刻画着当年百万雄师横渡天堑的宏大场景,战士们或昂首挺胸,或俯身冲阵,又或高举武器,振臂挥呼。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细细端详这栩栩如生的一幕,感受到他们面对炮火时的那种视死如归的坚毅,体会到他们攻占敌方阵地时的喜悦与激动。
图为百万雄师过大江浮雕 中国通讯网青年员任权供
看完浮雕,我继续往场馆的深处进发。进入展厅,便感受到了一股浓烈的战前紧张氛围,墙上挂着当时的战略形势图,闪烁着代表敌我防线的氛围灯,似乎预示着大战即将一触即发。除此以外,我还看到了许多关于当时形势分析的报刊与书籍。战局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品读着纸张上的一字一墨,我仿佛置身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理解了战略信息的宝贵与重要,更理解了革命先烈为了革命胜利,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用血与汗为伟大的革命目标保驾护航。
图为实践队员阅读珍贵文献 中国通讯网青年员任权供
正当我沉浸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交互中时,一个玻璃展柜吸引了我的眼球。
图为五位总前委的蜡象陈列 中国通讯网青年员任权供
毋庸置疑,这五位便是渡江战役的五位总前委。自左往右,分别是谭震林,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面对五位革命先辈的蜡像,我不禁肃然起敬,很难想象,就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他们竟然真的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都感慨道,战场局势捉摸不透,前线总指挥的每一道命令都关乎战役的最终走向,这百万雄师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如何指挥这头雄狮,如何将伤亡数量减到最小,五位总前委身上的责任之重可想而知。想到这里,我重重呼出一口气,不仅是感慨总前委们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更是敬佩他们强大的心理素质与临危不乱的战场应变能力。
不知不觉,旅程已接近尾声,而最后一个展厅也为我带来了这趟旅程的最后震撼。白砖之上,烈士的名字被一笔一画地刻在上面,也刻在了我的心头上,数目之多,触目惊心。我想着,这每一个名字,曾经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如今却只能在地下长眠。我感慨战争的残酷,它无情地剥夺了这么多的生命,为那么多的家庭带来不幸,同时也衷心感激为革命付出鲜血与生命的诸位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为新中国的建立增添一砖一瓦。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烈士致敬 中国通讯网青年员任权供
我很欣慰,也很惋惜,欣慰这些英雄的名字与事迹得以留存,并可以由我口口相传,代代传颂,惋惜他们不能看看如今的繁华盛世,更难过他们大多数人仅仅只留下了姓名,甚至有的人连姓名都未能留下。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过一个个名录纪念碑,即便走出场馆,也久久无法释怀。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革命先辈致敬中国通讯网青年员任权供
从场馆出来,我绕回到入口的五位总前委雕像前。此时此刻,五位总前委的形象在我的面前变得无比高大,他们伫立在场馆之前,眺望远方,威严而神圣。我再一次向他们,以及他们身后千千万万的人民解放军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通过这次实践,我意识到我对历史的认知仍旧有限,历史书还是太小了,它装不下历史的厚重与积淀。历史不应该被遗忘,革命先烈的意志与精神也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我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昂首挺进,以新时代新中国新青年的形象,用汗水与精力,全力以赴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中。(通讯员 任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4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