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面浮物课堂上,队员们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大家所熟知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引发孩子们思考,让孩子们自发寻找这些物体的特点,探索水面的秘密。随后,志愿者展示了蜥蜴、硬币、曲别针等物体浮在水面上的图片,进一步引发孩子们思考。这些看似无法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打破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之后,志愿者们为其分发水盆及曲别针,进行水面浮物小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尝试让曲别针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切身体会水面的秘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实验中,每一位孩子都有动手的机会,每一位孩子都可以自主探索水面的秘密,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图为水面浮物课堂上志愿者指导学生进行曲别针漂浮实验。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贾书欣 供图
在进行完有趣的水面浮物实验之后,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其中的原理。他们解释,水是由许许多多的小颗粒组成的,这小小颗粒叫做水分子,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水的表面张力的理解,志愿者展示了生活中的水面张力现象,并解释一开始的蜥蜴等物为何能够漂浮在水面上。随后,志愿者通过有关张力的物理视频,为孩子们讲解了酒精,肥皂等物可以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最后,志愿者以布置课后思考题的形式,例如将牙签对折,在桌面上摆在一起,向中间空隙中滴水会发生什么现象;将牙签在水面上摆成正方形,在正方形中间滴肥皂水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孩子们自主探索有关水面张力的更多知识,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志愿者们相信,本次实验将为孩子们日后的科学之路奠定基础,助力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6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助力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升学与就业竞争力,人文学院于3月20日在人文学院402教室举办就业规划宣讲会。本次宣讲特邀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顾问团队,围绕考研、留学、就业三大板块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20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玮、院长吴慧娟一行9人赴同济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此次调研旨在深化校际合作,共谋新文科建设发展新路径。院领导先后走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