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岁月留痕在牛山,历史之光永流传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拾遗·红蕴

为了解红军在困牛山的战斗历程和英雄精神。“拾遗·红蕴”启为创新团队于2024年7月14日上午前往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陈列馆参观并了解。团队成员跟随着解说员的脚步,通过馆内陈列的展品,了解到红六军团在困牛山的英雄壮举。陈列馆内展示了红军使用过的枪支,军号,手雷,军装等实物,其中还包括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献和档案资料等。这些展品不仅记录了红军战士们英勇事迹,更见证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团队成员在参观完陈列馆后对这段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同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通讯员 叶红煜)

图为困牛山陈列馆内著名的“甘溪遭遇战”和“毛堤交锋”。叶红煜 供图

目光追溯到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奉命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帷幕。红六军团转战赣,湘,黔四省,先后突破了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于10月7日进至贵州省石阡县甘溪地狱,陷入敌军24个团的重围之中。当时的红六军团第18师52团为掩护军团主力突围,将敌军诱至石阡困牛山地区,与敌人大战三天三夜,维护我方主力军团冲出重围。然而,坚守在困牛山的100多名红军战士,面对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先辈们浴血奋战,英勇顽强的打退了一波又一波敌人。但面对被胁迫走在敌人面前的当地群众时,他们为了不伤及人民群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集体跳下几十米深的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红军英烈的千古壮歌,更彰显了共产党人“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的崇高信仰。

图为营盘垴狙击战简介。叶红煜供图

走进陈列馆内,团队成员都带着庄重的神情,肃静的气氛一直从进馆蔓延到出馆。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到困牛山之所以命为此名,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山势险峻,三面临河,两岸悬崖峭壁,四周群山环抱,宛如一头伏牛静静卧在其中。陈列馆内放了一把斑驳黝黑的军号,看到这边军号不禁联想到曾经的红军战士们正是吹着那一道道嘹亮的军号声,为心中的信仰加油打气。如今,军号静静的躺在陈列馆内,虽然岁月流逝,但那坚定不移的信仰将永远被记忆被歌颂。

图为陈列馆内放置的陈世荣将军使用过的军号。叶红煜 供图

陈列馆内有一处展格专门置放先辈们写的家书,仔细品读,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每封信里都寄托着对家人孩子的想念与不舍,但面对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们的选择都是先“大家”后“小家”。馆内一阵风吹来,眼角的眼泪随风抹去,不知是风的无意,还是先辈们不忍心看到这场面。团队成员读着馆内的详细事例介绍,不禁发出疑问:“该怎么做才能将困牛山的红色故事广为人知?”“如何才能利用好红色资源,让红军精神永远散发光芒?”

图为陈列馆内先辈们曾写的家书与合照。叶红煜 供图

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尽管困牛山居于深山内,石阡当地居民却对困牛山烈士壮举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了解才知道,当地政府很重视红色文化宣传,不仅设置了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红色乡村试验点,红色驿站等,还将红色文化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宣传画等等。将红色文化扎根到乡村振兴,时刻提醒大家不忘来时路,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砥砺前行,开拓创新。

困牛青山埋忠骨,千古壮举万丈碑。困牛山是一座铭记历史的丰碑,更是一座传承红色文化的圣地。只道是时光荏苒,历史变迁,但也印证了“岁月留痕在牛山,历史之光永流传”牛山精神永不褪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9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带领…… 澄园宣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青春人科三下乡:急救知识深植心,生命篇章广开启
为将所获知识与经验应用于提升公共安全意识,增强群众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2024年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通过口头宣…
青春人科三下乡:红色足迹觅往昔,文化薪火代代传
为了深入学习赵世炎同志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导青年铭记伟大奋斗历程,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青春人科三下乡:青春赋能酉阳梦,非遗瑰宝耀华光
为了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2024年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以实际行动助力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
夏日活力绽放,爱心共筑成长梦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的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殷切的期待,于7月11日踏入了荆门市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的校园,旨在用一场场趣味横生的游戏活动,为孩子们的身心健…
青春人科三下乡:舞动酉阳展风貌,文化根脉舞中来
为了以传统文化之力赋能民族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2024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积极开展探寻酉阳文化发展新动力。酉阳摆手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春人科三下乡:经纬交织竹语梦,传承匠心铸青春
为深入了解和传承龙潭文化,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穿梭在古镇的角落,寻找着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故事。图为老奶奶编织的斗笠。李雨晨供图当实践团…
感受茶灯魅力,弘扬非遗文化
2024年7月1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前往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文化馆的老年人体育协会,对石阡茶灯的表演形式展开调研,以大学生视角展现石阡茶灯表演中蕴含的独特魅力。小队走进老年人体育协会,深入…
湖北拾遗“手漉清泉映花色,古法造纸出匠心”
中国青年网贵州7月11日电(通讯员王尚进)为调研贵州省遵义市非遗文化,深入了解感受当地非遗文化底蕴。2024年7月11日“拾遗·红蕴”启为创新团队赴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调研当地古法造纸非遗项目。实践团队走进花…
温暖陪伴,关爱无限暑假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人文关怀意识,曲阜师范大学大学里巷相望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前往养老院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8月14日上午,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
里巷相望实践队服务基层
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团队深入基层,与当地群众一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他们不仅帮助村民打扫卫生、背柴、干农活,更是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关爱与温暖,共同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