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之路:村支书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张政

乡村振兴之路:村支书的使命与担当

摘要:

本调研报告以2024年7月对杨支书的采访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孙竹元自然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角色和挑战。首先介绍了孙竹元自然村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强调这些为村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支书强调乡村振兴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还涉及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其使命在于通过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创新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报告详细介绍了杨支书提出的乡村振兴措施,包括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改善基础设施、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面对资金短缺、人才流失和生态保护难度等挑战,支书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希望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实现村庄的全面振兴和长远发展。

总之,本报告通过详实的采访内容和分析,展示了杨支书在乡村振兴中的思路、实践和成效,凸显了乡村振兴政策在地方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和挑战。

关键词:乡村振兴;孙竹元自然村;实地调研;发展建议;政策支持

团队成员:张政

—调研安排

调研时间:2024年7月10日~2024年7月16日

调研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孙竹元自然村

调研方式:参观,询问,倾听,写心得,问卷调查

调研对象: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孙竹元自然村村支书

1. 背景介绍

本次调研报告围绕采访杨支书展开,旨在深入了解孙竹元自然村的乡村风貌以及村支书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与挑战。孙竹元自然村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2. 乡村风貌与资源优势

在采访中,杨村支书首先介绍了孙竹元自然村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孙竹元自然村地处平坦地带,四季如画,山清水秀,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指出,正是这些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资源,为村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 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愿景

在谈到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愿景时,杨村支书表达了他的理念和目标。他强调,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是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综合性工程。作为村支书,他的使命是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4. 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杨支书提到了一系列已经实施或正在推进的主要措施:

1.产业发展和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促进村庄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改善村庄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的生活便利度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3.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的生态资源。

4.文化传承与创新:

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同时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建设文化场馆等。

5.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在报告的最后,杨支书谈到了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生态环境保护难度等。然而,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参与以及村民的共同努力,实现村庄的全面振兴和长远发展。

结论

通过这次调研报告,我们深刻理解了杨支书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与担当,以及孙竹元自然村丰富的乡村风貌和资源优势。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社会治理的综合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这份调研报告通过详细的采访内容和分析,呈现了杨支书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思路和实践,展示了乡村振兴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86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 助力社区儿童成长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助力社区儿童成长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促进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全心全益”…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云中寻遗实践队赴康家茶园体验传统藤编技艺
7月22日,理学院“云中寻遗”实践队踏访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的康家茶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藤编技艺体验活动。抵达茶园,实践队受到当地资深藤编艺人的热情招待。在绿意盎然的茶园背景下,老艺人凭借数十…
河南工业大学:茶旅融合绘新景,非遗文化助振兴
为积极响应国家传承传统非遗文化的号召,7月15日至7月17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实践团队来到信阳市毛尖发源地——文新茶村展开本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围绕着非遗文化体验、非遗技艺学习和非遗文化宣…
弘扬红旗渠精神,青春热血铸辉煌
近日,“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踏上了意义非凡的旅程。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我们满怀激情地骑着电动车,向着忠义爱心粥屋进发,那里正等待着我们的,是一群需要关爱与温暖的老人,以及一次关于精神传承的…
探访乡村振兴的先锋:走近村支书
标题:探访乡村振兴的先锋:走近村支书导语:在孙竹元自然村,杨支书正以其卓越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引领着乡村振兴的道路。在这片曾经朴素的土地上,随着振兴政策的深入推进,乡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品丹漆雅韵-文献调研工作感悟
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漆扇乃其工艺瑰宝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漆扇工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漆艺文化,2024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丹漆随梦·乐道拾遗”实践队进行了关于漆扇的文献调研工作。…
绘丹漆文化——漆扇进校园活动感悟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星河中,漆染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熠熠生辉,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丹漆文化的独特韵味,近日,曲阜师范大学“丹漆随梦·乐道拾遗”实践…
丹漆之韵,千年之光——宣传纪实感悟
在时代的洪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引领着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探寻那些古老而璀璨的文明之光。曲阜师范大学“丹漆随梦·乐道拾遗”实践队的行动,恰似一缕温柔的春风,轻轻拂过现代生活…
“青春智汇,同心振乡”实践队——数字助老,跨越时代与科技的温暖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智能化服务已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不会使用手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队员们来到金乡县的农村地区,挨家走访,实…
西建大学材料学院赴安徽省阜阳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赴安徽省阜阳市开展基层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7月,为巩固基层服务实践,推广科技、法治、金融、粮食、普通话等在基层的作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层服务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