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海南黎苗文化,助力海南自贸建设----衢州学院“文化赋港韵队”赴海南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衢州学院商学院 作者:路婷婷

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黎苗族非遗文化,对黎苗族特色文化进行创新,以时代的新篇章,弘扬民族文化自信,保护黎苗族非遗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发展。7月21日至30日,浙江省衢州学院“文化赋港韵”社会实践队前往海南省琼中县开展以“奏自贸港之声,扬黎文化之韵”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

PART 01

参观海口民俗博物馆,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

第一站实践团队赴海口市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在民俗博物馆中,透过馆藏文物,实践团队好似跨越千年时空,见证黎苗族的文化底蕴。

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非遗文化

团队成员在民俗博物馆探索黎族文化,了解黎锦和藤编的制作流程,了解黎陶及黎苗族服饰。我们还欣赏了琼剧的婉约唱腔,深入领略黎苗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民俗博物馆展示了黎苗族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贡献,帮助人们认识到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黎苗族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黎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PART 02

探寻黎母山镇,感受文化熏陶

第二站实践团队赴黎母山镇的黎母山风景区进行调研,参观了富有黎族文化特色的黎母庙和黎母石,“打卡”了三月三广场。

三月三广场合照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黎族文化源远流长,发现了黎母山中美丽的神话传说,它讲述了黎族女始祖黎母的由来。黎族人民在发现黎母石后,找到了崇拜祖先的载体,他们通过祭拜黎母石像和修建黎母庙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黎族人民通过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来纪念和传承他们的历史文化。三月三广场是黎族人民欢庆节日的重要场所。在三月三这一天,黎族人民在广场上举办民歌大赛、长桌宴等民俗活动欢庆节日。

黎母庙故事展示板

PART 03

体验酒酿文化,感受黎锦唯美

第三站实践团队赴红毛镇坎茂村,向并酒酿造技艺传承人学习酒酿知识;赴红毛镇草南村,向民歌传承人学习黎锦文化。

与并酒酿造技艺传承人合影

黎族并(biang)酒酿造技艺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团队成员通过访问并酒酿造技艺传承人王汝香老师,了解到她通过多项活动推广并酒酿造技艺,为发展并酒酿造做出显著贡献。并酒是黎族人民在重要场合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追求。

采访并酒酿造传承人

黎族传统染纺织绣技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实践团队访问海南黎锦传承人王爱英老师,了解到她一直坚持手工制作黎族服饰,表示黎锦编制虽入门难,但其独特的工艺可以高效制作多种图案,生产效率高。黎锦作为亮丽的文化名片,已经走出国门,向世界传达海南故事与中国文化。

展示编织工具操作技巧

PART 04

感受射弩文化,倾听黎族民歌

第四站实践团队赴红毛镇什寒村,深入学习了解海南黎苗族的射弩文化和民歌文化。

什寒村委会合影

海南黎苗族的射弩文化历史悠久。李政富是红毛镇什寒村里唯一的手工制弩人,他表示整个制弩过程都得依靠经验和坚持。随后,团队成员进行了射弩体验。通过学习射弩,深刻地理解了民族的历史和生活方式。传承人李政富老师强调,虽然时代在变迁,但传统价值不变,年轻人外出闯荡时仍需记得传统文化。

蒋秀春老师是海南黎苗族民歌的继承人之一,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学习黎族民歌的经历。实践团队了解到海南黎族民歌题材广泛,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民族风格,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深入了解到黎族民歌在喜庆的日子里必不可少,尤其是情歌。通过民歌继承人的努力,使这些民歌在当代社会中仍可流传。

与黎族民歌传承人交谈

活动总结

“文化赋港韵”实践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黎苗族文化,发现黎苗族文化虽然经历了千年的历史,但仍然在社会中充满活力,黎锦、射弩、酒酿、民歌等文化仍然广受欢迎,非遗传承人以及黎苗族人民正在努力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随着信息化发展,黎苗族文化应适应时代变迁,尝试文化创新,打造黎苗族文化品牌,建设新时代黎苗族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1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星野志愿携手飞鹅社区,共筑无霸凌校园防线
2024年7月19日,鄂州市飞鹅社区的暑假托管班里,一场以“拒绝校园霸凌”为主题的课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不仅照亮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我心中种下了深刻反思与积极行动的种子。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令…
制作纸艺鱼灯,点亮孩童心灵
在温暖的阳光下,2024年7月15日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实践团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畏,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活动。此次行程,我们不仅要教会巢湖小朋友们制作精美的纸质鱼灯,还要一起前往…
文物小课堂: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2024年7月10日,鄂州市飞鹅社区的“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里,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文物课。我,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星野”实践志愿队的一员,站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讲台上,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动。…
“寻觅探索福意现 客家福泽永流传“——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曦福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寻觅探索福意现客家福泽永流传"——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曦福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者/蔡宇鹏沈洋邓智为指导老师/王云陈楠楠树木青翠,溪流环村,水稻梯田与南兴楼相映成趣。为进一步加深对于客家土楼的…
红旗渠魂耀乡土,青春志燃新时代
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它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由无数先辈的心血与汗水铸就——这便是红旗渠,一条流淌着不屈与奋斗精神的奇迹之河。“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三位队员,苏梓祺、赵恬…
守护碧波绿意,共筑民族团结
守护碧波绿意,共筑民族团结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三下乡石榴籽民族团结先锋队于2024年7月17日前往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和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展了…
湖北学子三下乡:绿意盈怀青锋志,金星璀璨守清辉
为响应国家保护环境的号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的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怀揣着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责任,7月15日踏上了前往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的旅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深刻内…
磨刀小试,准备开工
阴雨蒙蒙,径直向前却从未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源志愿服务队教学队成员们怀着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梦想,在暑期于恩施相聚,追逐梦想。于今日,大桥路社区的教学队队员开展了第一次磨课活动。此前,开展…
铭记英烈,传承精神:个人的缅怀之旅
2024年8月12日,我怀着崇敬与肃穆的心情,踏上了一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深刻旅程。在这特殊的一天,我来到了当地的烈士陵园。踏入陵园,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扑面而来。碑石林立,铭刻着先烈们的英名与功绩。我…
汽院学子三下乡:红色经典润心海,数学之舟载梦行
在绚烂夏日的光辉与无限希望的交织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满怀激情地响应国家关于传承红色基因、拓宽青少年学习视野的深切号召。7月12日,他们踏上了前往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的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