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融言筑梦团队深入广西三江,探寻语融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道路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芷骞 魏思羽

2024年7月4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融言筑梦”团队前往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进行实地考察,旨在了解当地普通话推广情况和旅游业发展现状,通过构建“统筹部署——政策协调——精准施策——实地调研学术探讨”的闭环机制,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以期实现语言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扎实推进“语融旅游”“语融产业”“语融文化”,共同探寻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新型驱动力。

平岩初遇,侗音绕梁

广西三江,这片被大自然与历史深情拥抱的土地,既是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也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普通话的普及工作在这片侗乡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推动文化交流与旅游繁荣的重要力量。然而,尽管进步显著,但部分区域仍面临着语言沟通的壁垒,如同薄雾般轻轻笼罩着这片土地,对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构成了一定的制约。

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平岩村村委会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精神,他们巧妙地搭建了“幸福微家园”积分平台。这一平台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不仅激活了乡村治理的活力,更促进了普通话在侗乡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实践。如今,普通话的种子已在侗乡的土壤里深深扎根,并逐渐绽放出希望的花朵。

对于未来,平岩村的村民们都持有着坚定的期盼与信心。他们表示,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平岩村乃至整个三江县的旅游资源将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与展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访这片美丽的土地。同时,他们也期待着村民们能够借助普通话的力量,拓宽视野、增强自信,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图为“融言筑梦”团队成员开展访谈工作。王芷骞摄

乡间足迹,语韵流芳

漫步走过平岩村的田间地头,团队成员看到了学校举办“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孩子们带动家长学习普通话的温馨场景,听到了被村民口口相传的吴爱仙等村民通过学习普通话,成功经营农家餐馆和民宿并实现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如同山间清泉,浸润着平岩村每一位热衷学习普通话村民的心灵。

平岩村作为侗族人民的聚居地以及普通话的先行示范村,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注重与当地的侗族文化相结合。在平岩村举办的民俗活动中,团队成员细心地发现,参加活动的村民大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特色,又提高了村民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语言的和谐共生。

景中探语,言旅共融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前往了程阳八寨和三江侗族博物馆,实地探索普通话在当地文旅标志产业的落地发展实践情况,深入了解普通话推广与文旅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

程阳八寨作为三江县境内最大的旅游景区,是“中国首批景观村落”,也是著名的民族风情旅游景区。程阳八寨由八个自然村寨组成,包括平岩村、程阳村、马鞍村等,每个村寨都保留了丰富的侗族传统文化,得益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普通话在程阳八寨已经较为普及成熟,融入并助推了当地文旅发展与文化传承。普通话在这里已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对话桥梁。

三江侗族博物馆展出内容涵盖侗族的历史沿革、传统服饰、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民间艺术和木构建筑技艺等。在三江侗族博物馆内,讲解员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讲述着侗族的历史与文化,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专业的服务,提高了乡村旅游的专业性和舒适度,更搭建起了外地游客与侗族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游客深刻感受到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融言筑梦”团队成员参观三江侗族博物馆。杨觉未摄

文脉探寻,话启新篇

团队通过调研发现,普通话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催生了一系列创新项目。普通话教学点、导游培训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村里还定期举办“方言与普通话”文化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游客体验到地方文化魅力的,也让村民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所在。

“融言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在此次社会实践调研中真正做到了用双脚丈量、用双耳倾听、用真心感悟,实地探索了当前三江侗族自治县普通话与文旅产业融合情况,普通话的普及不仅打破了语言障碍,还激发了乡村旅游的活力,吸引了更多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此次调研让团队深刻体会到,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通过推广普通话,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贴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此凝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之力,共同书写美好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调研之旅虽已落下帷幕,但团队的梦想与追求永不止步。团队成员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中,用青春和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新意与创意。

图为“融言筑梦”团队成员合影。杨觉未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3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相生的奥秘,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国粹魅力,厚植文化底蕴,…… 曹欢 尹思 张权威 川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趣探维生素C与碘伏的奇妙相遇
夏日炎炎,暑期三下乡的田野间,一场趣味横生的科学盛宴正在悄然上演。今日,一群青春洋溢的志愿者,以自然为舞台,以知识为火种,在这里引领了一场关于维生素C与碘伏的趣味小实验。在灯光的照耀下,透明的…
“文心共筑,安全同行”——广东科技学院“融红佳绿”调研突击队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
广东科技学院赴梅州市丰顺县砂田镇“融红佳绿”调研突击队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促进乡村振兴和教育事业的发展,2024年7月17日至18日,在梅州市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开展作业辅导、防溺水教育以及美育…
两会知行探江头,党建民心两相酬
七月风暖,夏阳初长。2024年7月4日至7月24日,由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五位青年学子组成的“两会知行团”,深入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党建领航江头行,铸魂强基民心定”的为期…
舞动东方韵律,探寻文化脉络
大学生网报泰州6月24日(通讯员杨美玲)为让广大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暑假,2024年6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茵茵绿芽·国学风华”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泰州片区的成员走进泰州鑫龙社区…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湖南科技大学学子深入基层爱心支教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湖南科技大学学子深入基层爱心支教(通讯员何思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中国国情,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安工大学子参观科技馆感悟:探索未知的奇妙之旅
安工大学子参观科技馆感悟:探索未知的奇妙之旅作为安徽的省会,合肥市对于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十分的重视,合肥市科技馆便由此而生。我是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吴雨铮,今年暑期,我和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艺术与设…
淮畔明珠,教育高地——蚌埠二中专访
淮畔明珠,教育高地——蚌埠二中专访7月1日,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22级历史学(师范)专业和文化遗产专业部分学生前往蚌埠二中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对蚌埠二中政教处主任肖飞老师,博雅班…
浠水鸡蛋产业: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实践团一行深入黄冈市浠水县,到达了位于洗马镇柿树村的浠水县鑫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首先,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以及未来发展规划。随后,华农动医学长…
百千万工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菁英护卫队:菁英拾遗,扶瑶直上!
2024年8月8日,满载着传承和发展瑶族非遗文化的热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菁英护卫队踏上了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三水口村这片热土,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瑶族非遗文化探索之旅。初往连山,初识连山来到连山…
“智润桂林学子志,乡村振兴梦连心”实践团:青春脚步踏实地,金融智慧润乡村
为深入学习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中作为排头兵、生力军的作用,以专业知识赋能,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投身乡村振兴工作,2024年7月12日,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智润桂林学子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