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讲好红山村故事 | 李婆峒里的李婆婆

来源:梯面红山村村使馆 作者:李培英 刘妍 吴滨

走进红山村,你总会先赞叹一下那片四季幻变的花田,是春时油菜花的灿烂,是夏莲荷叶悠悠的碧绿,是秋谷摇曳生姿的身影,是冬际格桑花编织成的幸福物语。再靠近点,你能见到搬着小凳子在树下乘凉的老人家,轻摇着蒲扇告诉着来往行人红山村那些年那些事儿

在之前,红山村名为红山大队,但在从古时一直到几些年前的,则称为李婆峒。

要说李婆峒就得先讲到梯面镇的源来。相传在一开始的时候,梯面镇是一个土匪窝。据史书记载,在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以练复宁、吴万雄为首的起义军占据循州(今龙川县)番禺、清远、从化三县,他们将盘古峒盘古皇山作为大本营(今梯面联民村),自称“花山寨”,势力范围深入盘古岭(现称高百丈)、李婆峒等陡峭峥嵘之地。后被清朝收复后改称花县,为了更好的管理这块地区,官府联合周遭其他几个区域的官员商议着将一些百姓迁入了这片土地,其中就有马、黄、李、范等族氏在这边扎根,在明末后,邓、刘、罗、温等外氏逐渐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了多姓氏的李婆峒。

那么李婆峒为什么又叫李婆峒呢?老人家端起一杯茶,停了一下。相传,在红山村是以李氏李永卓开基的,现今还有为纪念李先祖而不断修缮的祠堂

在古时候,村里有一老婆婆,人们总是亲切的喊她为李婆婆。李婆婆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很是聪明,总是帮助村里其他人,其他村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爱找李婆婆解惑、谈心,以心换心,李婆婆的好,大家也都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人们把李婆婆住的那块地称为“李婆峒”。

在李婆婆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的灵位放在了盘古王庙里,在每年盘古王庙起神、还神之日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十二月二十二日)和逢年过节,各地百姓都会去朝拜她。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一辈,更习惯的将红山村称为“李婆峒”。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山村(或说李婆峒)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承载着村民们对和谐、互助与善良的向往。在这片被四季花海温柔拥抱的土地上,李婆婆的故事如同一条不息的溪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进入新世纪,红山村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春风。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红山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迅速成为周边地区知名的旅游胜地。

每到节假日,游客们络绎不绝,他们不仅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更被李婆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山村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问题。村民们意识到,只有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才能确保红山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中来,通过垃圾分类、植树造林、水资源保护等措施,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同时,他们还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红山村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的红山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祠堂与现代民宿和谐共存,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李婆婆那份淳朴而伟大的精神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红山村将继续在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前行,让李婆婆的精神永远闪耀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4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当,谱写校社联动的崭新篇章。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服务项目中,……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分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法律宣传……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 志愿活动落幕,青春力量融入社区

本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圆满收官。此活动吸引了大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志愿者踊跃参与,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获居民一致好评。活动开展得丰富……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服务迈向新高度。项目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扮靓社区新底色

为助力社区服务迈向新台阶,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精心策划的“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型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大学生投身其中,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 徐乐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青春“政”步走,学子志愿入“社”来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服务,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发扬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活动中,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学子展担当,投身社区助发展

近日,由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院级志愿者活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在岳龙社区正式开展。本周,一群热情洋溢的公管院学子化身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院学子践初心,社区服务我先行

近日,由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主办的“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者项目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广大同学招募志愿者,旨在深入社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助力社区文明建设。…… 徐乐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最新发布

青农学子三下乡:踏万里红色足迹,访田间地头丹青!
青岛农业大学赴青岛莱西实践团成员为展示红色革命历史与绿色创新发展的齐头发展、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前往青岛市莱西市马连庄镇进行实地考察。在这里,实践团成员通过亲身体验共富云仓、切实感受红…
大手拉小手,助力教育帮扶|东林师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拉开帷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号召,东北林业大学小水滴公益党支部于2024年7月18日至21日,成立“逐梦东林”小水滴公益课堂实践团队,开展了“三下乡”专项社会实践,旨在将理论知…
农大学子“三农”新体验:深耕农业梦,红色共富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岛农业大学的青年学子利用暑假时间走进乡村、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振兴情况,培育知农爱农情怀,锻炼兴农富农本领。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瓜…
常州工学院“智禹治水”团队深入水库实地调研,助力水利行业建设
智禹治水团队由常州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而成,他们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专攻国内外水利设施的自动化监管问题。在水利事业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中,智禹治水团队正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
传承医韵薪火,弘扬国医精粹
实践团队成员到达扬州市新集镇八桥村卫生室,在村卫生室王医生的指导和带领下,成员们了解该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义诊现场,志愿者们分工合作…
成理学子三下乡:街道调研手把手,基层对话面对面
成理学子三下乡:街道调研手把手,基层对话面对面【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7月17日讯】(通讯员陈晓雨)7月17日上午,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语青行”好语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瞻顾红色遗迹,传承爱国精神
瞻顾红色遗迹,传承爱国精神——冀闽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柏坡之旅2024年8月19日,重庆大学冀闽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实践团于平山县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既8月10日团队成员去纪念馆的调研,团队…
扬州大学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心连心服务广场”活动
扬州大学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近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心连心服务广场”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活动在扬州大学医学院的校园内举行,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和学…
成理学子三下乡:青语入乡间,实业到农田
成理学子三下乡:青语入乡间,实业到农田【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7月16日讯】(通讯员陈晓雨)7月16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语青行”好语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开展以“青春…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同心相“邕”实践队:实践筑同心,共治强民族——基层治理新探索
厦门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经济学院同心相“邕”暑期实践队前往广西南宁市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聚焦基层社会服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方面,团队成员前往江南区二桥西社区及新屋村、兴宁区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