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调研浙江省非遗博物馆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 作者:手拉手计划调研团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为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的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创意研发等五大功能。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筑面积35000㎡,设有基本陈列、传统工艺和传统戏剧专题厅、传统表演艺术厅、非遗数字与文献中心,以及非遗美食体验、非遗传承体验和临展厅等版块,非遗衍生品、非遗拓展教室等空间分布于各楼层。2023年8月29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6月8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手拉手计划实践团、调研团走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深入了解和体验本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保护传承意识。

走进非遗博物馆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一股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扑面而来。从入门的精美陶瓷作品,到馆内陈列的各种手工艺术作品,每一个细节都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这两只精美的装饰盘,左侧的红盘以天然贝类为材料,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鸟儿和花朵,右侧的黑盘则采用珍珠母贝镶嵌出华丽的孔雀和牡丹,展现出工匠们卓越的艺术造诣和精湛技艺。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先辈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珍贵价值。

图3 贝壳盘子

图4 精美陶瓷作品

图5 传统婚礼用的花轿

一件传统婚礼用的花轿,它以鲜艳的红色为主色调,配以金色的装饰,充满了喜庆和富贵的气息。细看之下,你会发现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巧思和寓意:从顶部的龙凤图案,到侧面的花卉纹饰,再到内部的舒适布置,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代婚俗的讲究和浪漫。

图6 绣有花卉纹饰的传统服饰

绣有花卉纹饰的传统服饰,静静地挂在展柜里,每一道线迹都沉淀着岁月的故事,每一片花瓣都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它是文化的载体,是艺术的灵魂,是华夏儿女血脉里的印记。保护和传承,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听见那无声的歌唱,看见那永恒的美丽。

图7 木偶戏

这两张图片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皮影戏和木偶戏。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光影艺术,通过剪裁精细的皮革人物在灯光下投影出栩栩如生的画面,讲述着千年的传说和故事。木偶戏则是在舞台上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这些玩偶身着华丽的服饰,仿佛是从历史画卷中走出来的精灵。这两种表演方式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意和技艺,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如同时间的使者,穿越时空,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和感动。

图8 拓印

图9 篆刻

图10 体验非遗实践活动

图11 竹节人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互动,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碰撞。我们被匠人们的创造力、探索精神和对传统的尊重深深打动。每项工艺都是一段故事,每件作品都承载着文化记忆。这种体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技艺的魅力,更激发了我们珍惜并传承这份宝贵遗产的决心。每一次亲手制作,都是对自由、创新和平等价值的致敬,也是对未来世代传递文化财富的承诺。

思考与反思

沉浸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之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坚韧与辉煌。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和智慧结晶,见证了无数先民在历史长河中的辛勤耕耘与卓越创造,它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共享文化瑰宝的同时,加深了相互的理解与尊重。

余秋雨在《历史的母本》中说:“真正深刻的历史,不是异代师生对已往事件的死记硬背,而是后人对前人的理解、接受、选择、传扬。”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真正的历史传承,在于后人对前人精神的领悟与延续。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着前人留下的智慧与勇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们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投身于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

我们自豪地宣告,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愿意用实际行动去守护这份共同的文化遗产。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中,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股力量如同新鲜的血液,滋养着国家的肌体,使其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坚韧不拔。

无论是古老的歌谣、精湛的工艺,还是独特的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它们跨越时空,连接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我们青年一代,愿意接过先辈的接力棒,用我们的热情和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我们青年一辈,矢志不渝,愿承此重任,铭记初心,勇往直前!在非遗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将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明天。

实践团队:手拉手计划调研团、手拉手计划实践团

指导老师:严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5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系列活动。2022年1月21日,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民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宣讲队,积极开展系列宣讲活动。1月27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研支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 高萁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精神,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队,于2022年1月27日下午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活动精神宣讲,高萁作为……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力量,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暨普法宣传宣讲会于1月24日在线上召开,本次宣讲会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 李芸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新时代赋能,为中国梦续航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6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本次宣讲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 代李蓉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为加强中小学生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认识,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7日展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叶清源担任本次宣讲的主讲…… 叶清源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普法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群众的普法教育,加深广大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在普法教育中彰显山大力量,1月20日,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琪悦以线上的形式,向吉林省磐石……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实践调研活动顺利完成

8月25日,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顺利完成采访调研活动。从线上开会讨论、明确分工任务,到成员积极寻找优秀抗疫工作者,进行线上、线下采访,再到编汇采访素材,形成…… 聽说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人科下乡在行动:躬耕沃土播种子,汗水中悟解真谛
酉阳7月22日电(通讯员方乐乐何曼)为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价值,2024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展开了一场农耕文化体验之旅,让学生深入基层,亲身体…
剪出立体党字,传承红色基因
本网讯(通讯员罗敏)7月17日,“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参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独具特色的剪纸课——“立体党字”剪纸。课堂上,实践队员们首先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精美的立体党字剪纸作品,立刻吸引了孩…
人科下乡在行动:壮志踏青田,心织“三农”梦
中国青年网酉阳7月25日电(通讯员冯馨宇何曼)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盛夏七月,正值…
人科下乡在行动:革命传统铸魂魄,创新发展谱新章
中国青年网酉阳7月20号电(通讯员彭丽燕)为了深入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全力挖掘并弘扬当地璀璨的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5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开展…
青科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在这个热情如火的夏季,青岛科技大学“红色传声筒”参观实践队带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与对基层的深切关怀,踏上了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此次实践,实践队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深入…
红色小风车,转动爱党情
本网讯(通讯员罗敏)7月16日,“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再次为参班的小朋友们送上了一堂精彩的折纸课——《红色小风车》。在课堂上,实践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红色小风车的制作方法和象征意…
“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巧手制党展,闪闪红军帽
本网讯(通讯员罗敏)7月14日,“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参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折纸课——《闪闪红军帽》。课堂上,实践队员们耐心地为小朋友们讲解折纸步骤,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一双双…
红旗渠魂,乡土情浓:宣讲者绘史诗,精神传千秋
红旗渠精神,如同一股不息的清泉,流淌在每一个“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队员的心间,也滋润着他们脚下的土地。近期,团队成员苏梓祺,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踏上驻马店市上蔡县的土地、用生动的讲述,将…
蒙峒逐韵:聆听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交响 ——广财古韵新颂实践团走入蒙峒
蒙峒逐韵:聆听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交响——广财古韵新颂实践团走入蒙峒炎炎夏日,热情四射。七月底的炎热并未阻挡古韵新颂实践团调研的脚步,为积极响应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与“三下乡”…
相隔千里的联系
作为一名线上一对一支教的志愿者,我深感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带来的深远影响。与我配对的小朋友他来自一个偏远的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然而,通过线上一对一支教,我们跨越了地理的界限,建立了深厚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