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历史在光与影之间变化,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保家卫国的责任充盈于普通的生命,熔铸于中国的历史年轮,没有人天生英勇,但总有人选择无畏,一代代平凡人挺身而出铸就了中华民族脊梁。
为深入学习新时代英雄观,了解革命英雄事迹,赓续英雄之志,续写时代华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来到蚌埠市南山公园,踏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瞻仰纪念碑,哀思祭忠魂
南山公园,位于蚌埠市中心,始建于1927年,民国18年(1929)年,安徽省政府代理主席方振武,在山上建立纪念碑,纪念当年在南山阻击清军牺牲的160名淮上军,将南山开辟为公园。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场所,更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团队进入公园率先来到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矗立于历史长河中,承载着艰难的时刻。它无言地诉说着抗战的壮丽画卷,展示着无畏的精神。纪念碑高耸入云,象征着我们不朽的勇气。每一方石碑,镌刻着无数英雄的名字,他们用生命捍卫国家的尊严。在这庄严的场所,团队成员仿佛来到风雨如晦的年代,看到无数革命先辈高擎信仰的火炬,义无反顾地踏上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征途,切身体会到民族危亡之际,革命先烈们如何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
纪念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激励着后世之人永不言败,从容面对未来的艰难与挑战。团队成员怀着崇高的敬意向纪念碑默哀致意,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读史遇英烈,山河皆动容
南山公园见证了蚌埠的发展成长,也见证了蚌埠沧海桑田的变化,被称为蚌埠的母亲山。为了恢复南山公园历史风貌,蚌埠市政府于2001年重建了纪念牌。并在其基座上雕刻了淮上军的光辉历程和英勇事迹。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淮上军起义过程中,有88名指战员壮烈殉国。他们的牺牲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山上修建了修建了淮上军纪念碑廊。
在此长眠的还有张汇滔烈士,他是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功臣,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助手。1911年在寿州发动起义,先后光复了二十三个州县,促成安微独立,为辛亥革命立下了不朽巧勋,但在1920年被刺客暗杀身亡。
与之相邻的是杨兆成烈士,一位安徽怀宁的贫苦农民之子,成长为革命人士,作为中共安庆特别支部书记,他领导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斗争。1926年,因参与兵运工作被捕,在蚌埠小南山英勇就义,年仅24岁。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无数的革命烈士事迹感动了团队每一位,时间冲逝不淡人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正是因为他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用自己的血肉铸成了钢铁长城,才有后世之昌盛,
众心向红旗,未来更可期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随后,团队成员在南山公园内对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地群众对南山公园烈士事迹及津浦铁路纪念碑红色文化知晓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蚌埠市当地对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十分重视,各年龄段对本地红色文化了解程度深,这得益于蚌埠市中小学定期开展研学活动瞻仰烈士纪念碑,学习红色事迹,此外社区及社会组织多向发力,充分挖掘蚌埠市红色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散步的马奶奶表示,“南山公园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鼓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没有先辈的牺牲就没有咱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当风霜成为过往,当沧海变为桑田,也许岁月的黄沙会埋没曾经的风华,但历史因铭记而永恒,全体中华儿女不会忘记在斗争中奋斗的革命先辈。通过此次南山公园调研,社会实践队员深刻领悟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了爱党爱国的信念,培养了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从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俯瞰下去,每一个人是那么渺小,但涓涓细流也可汇成汪洋大海,团队将会继续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淮河大地,以青年之声拓展革命文化的广度,以青春之姿,传承红色薪火!
(通讯员 刘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5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