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陶有其雅,“材”知其“达”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刘梓義

为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全面了解现代手工紫砂产业传统和创新的平衡,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陶然材子 不虚瓷行”实践团队前往中国陶都宜兴,深入文化传承地,寻访非遗传承人,进行专访;参观宜兴陶瓷博物馆,学习陶瓷的发展历史和进步。

宜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以紫砂闻名中外,被称为中国陶都。在当代,宜兴紫砂产业不仅是当地的文化标志,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实践团走访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和经营陶瓷的商户,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亲身体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独运是为匠心”

实践团走进紫砂文化发源地蜀山古南街,开展实地寻访活动。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商业区,欣赏各式各样的紫砂作品,并且和店家交流。店家介绍了他们所经营的紫砂工艺品,并介绍不同紫砂制品的特点和用途。随后,实践团来到一处手工作坊,实地观摩手工紫砂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和方式。作坊里,师傅手中拿着工具向大家展示,并且介绍了不同作品中纹样的设计。师傅向实践团介绍作坊中的紫砂作品:“每一件都是不一样的,你们现在手里拿着的都是最独特的!”他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对传统文化,对紫砂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来传承,发扬这项技艺。

随后,成员们在作坊师傅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制作紫砂壶。拍打塑形,按压整平,修裁齐整。随着底盘的旋转,紫砂壶也逐渐成形。最后,实践团满载而归。

“我们在古南街,仿佛穿梭在历史长河边,看那紫砂经久传承如连绵不断的接力。每一束火炬甚至一缕微光,都被后人捧于怀,植于心,而后砥砺前行。眼前这不仅是质朴无言的器物,更是几代人起伏跌宕又平凡静默的一生。”实践团成员刘梓義感慨道。

日落西山,霞光半现,缱绻的暮光将紫砂的古朴、敦厚、温润,一点点氤氲进这条街巷,勾勒出陶都的别样画卷。

“茶养清气陶蕴心”

实践团来到宜兴陶瓷博物馆参观学习。宜兴紫砂壶始于明正德,嘉靖两朝年间,在明清两朝涌现出大彬,邵大亨等一众名家,在经历抗战的洗礼后,于上世纪中叶迎来中兴一代。在馆中,实践团成员们仔细观赏了近现代陶瓷和古代陶瓷产品的代表作,并且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对近现代陶瓷和古代陶瓷产品的差异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紫砂作为服务于茶道的一种器,很罕见的做到了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合二为一。紫砂的历史和演变,沉淀下来的审美智慧,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有骨有肉藏锋露芒,温润内敛,简远雅致,每一种品格,是壶,是茶,也是人。

实践团成员马子墨在参观结束后说:“这些藏品都制作的特别精美,让我们拍手叫绝。这些造型或恢弘磅礴,或小巧玲珑,都体现出了从古到今陶艺工作者们对制陶的热爱和对更高技艺的追求。”

随后,实践团来到宜兴陶瓷博览中心,对青年陶艺家邹惠芳进行专访。她向实践团表示了欢迎,并展示了紫砂茶艺。在清茶的芳香中,她给实践团的成员们讲解了陶瓷和茶道的关系:“陶瓷是茶的载体,在陶瓷的衬托下,茶才能展现出全部的魅力。它们都是时间的沉淀,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紧接着,她又通过实际操作,讲述了手工制陶的精髓:转圜方寸不过六七,尺矩不过二三;规整自有定数,运用存乎一心。

茶汤清澈,区区一盏中自有静气。材子们在这一缕静气中,寻觅紫砂中数百年的“雅”;也在理解陶瓷材料中,明悟应当追求的“达”。

古人多喜陶,“善用陶器,不必银瓯”。陶瓷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在和邹阿姨交流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从专业的角度来思考紫砂壶的隔热等特性。邓朔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紫砂的隔热性做出解释“紫砂之所以有隔热的特性,正是因为这种材料是多孔结构,内部的气孔隔绝了热量。”通过交流,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仅体会到了古人智慧的神奇,更加深了对于材料科学的热爱。

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的成员们深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实际行动传承非遗精神,弘扬非遗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7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3月27-28日,文法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为期两天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在读书…… 程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赴周口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3月27日至28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长助理李帅军的带领下,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及辅导员代表崔征、牛科伟组成招生宣传工作组,赴周口开展高考招生宣讲活动。在周口市淮阳区实验中学,该…… 牛科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根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 郝鑫蕊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2025年3月27日上午,……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罗艳娟一行赴平顶山学院考察交流

3月26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带队,率学院教师代表一行4人赴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冯莉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心悦读|探索心灵奇旅,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打破社交壁垒,实现自我成长,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于3月26日晚7点在综合实验楼520活动室成功举办“文心悦读”文化沙龙。本次活动以经典心理学书……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树德外国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堂

为深入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理念,助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27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树德外国语小学,为四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小讲堂”主题课堂……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招新面试

为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美丽的宿舍环境,提高宿舍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委员会的榜样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宿舍环境与生活体验,文法学院于3月26日在学院楼B-213举办大学生宿…… 刘雨欣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博爱青春 | 明性启智,筑梦护航 走进长阳花园社区
为深入贯彻“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帮助青少年接受正确科学的性教育,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2024年7月11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明性启智,筑梦…
安徽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扛起时代大旗
安徽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扛起时代大旗为追寻先辈伟迹,传承红色精神,增强大学生对革命化文的了解。7月27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芜湖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以“传承红色精神,扛起时…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自闭儿童,点亮爱心明灯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自闭儿童,点亮爱心明灯中国青年网安徽7月15日电(通讯员吴雨洁)随着社会对特殊需求群体关注度的不断提升,自闭症儿童作为这一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康复与融入社会的问题日益…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日志—周春兰
参与这次意义深远的“三下乡”活动,我感到无比幸运。这不仅是一次实践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有幸与一群温柔而充满力量的人同行,他们的存在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促使我不断成长,变得…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日志—朱妮
稻浪轻吟,心归田园朱妮“正是大地好风景,喜看稻菽千重浪。”随着车辆缓缓驶出城市的喧嚣,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踏上了前往乡村的旅程。车窗外,山峦如温柔的波浪般…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日志—李静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一直怀揣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村发展的浓厚兴趣。参加“三下乡”活动,既是对自己社会责任的一种践行,也是对当地文化、生活方式的深入了解和体验。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够为推动非遗文化…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日志—谭吕贞
引言:“三下乡”,这不仅仅是一个活动,它是一种呼唤,一种回归,一次心灵的触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很少有机会放慢脚步,去聆听大地的呼吸,去感受自然的节奏。然而,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日志—赵晓燕
对于每一个怀揣着热情与梦想的大学生来说,“三下乡”活动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三下乡活动中,我们不仅能帮助到别人,同时,也能锻炼自己。对于我而言,当时有几个原因促使我报名了三下乡,首先,在这个快…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三下乡志愿者日志—朱文静
在那悠长夏日的晨曦中,7月8日,一个充满期待与憧憬的日子,我们踏上了“三下乡”的征途,目的地是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一个隐匿于山水之间,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淳朴民风的世外桃源。心中涌动的不仅…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日志—谭盈盈
作为一名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我参加这次活动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在宣讲非遗文化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