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悟矿山“燃烧文化”,砥砺乡村振兴发展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作者:杨金鑫

为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作用,在红色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2024年7月15日,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一路向“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嘉阳煤矿,开展了以“感悟矿山‘燃烧文化’,砥砺乡村振兴发展”为主题的探访红色矿山文化的实践调研。

踏寻红色足迹,感悟“燃烧文化”

一块煤,燃烧着一种情怀,那是矿工们的奉献和坚守。一座矿,历经百年而历久弥新,那是传承和发扬。嘉阳煤矿在抗战烽火中诞生,在新中国红旗下成长,在艰难转型中涅槃,在文化传承中发光。为抗日战争,国家建设,地方经济贡献了青春和力量。时光荏苒,嘉阳人不忘初心使命,铸就了代表老国企精神的“燃烧文化”。

7月15日,实践团首先来到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回顾往昔峥嵘岁月,了解嘉阳煤矿发展的历史变迁。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前身是中福煤矿和嘉阳煤矿,建矿历史已有70余年的嘉阳煤矿,积淀了丰厚的工业遗迹和人文历史。现如今的嘉阳煤矿仍在担当社会重任,为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做着努力。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优势向到馆游客科普地质相关知识、介绍薄煤层的煤炭开采技术、相关发展历史等。其中团队负责人杨金鑫作为嘉阳煤矿的全国劳动模范杨仲全的后代,结合自身的听闻为大家讲解煤炭开采背后的故事,他讲到:“煤炭行业一直是高危行业,以矿井断崖的支撑物为例,在最开始是木柱,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以及生物腐蚀作用,木头会腐败,从而断崖会塌陷。以及手工采煤和人工运煤,这些都让无数矿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他谈到他爷爷杨仲全时是非常自豪的,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煤炭工作者,为矿山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于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其影响,团队负责人杨金鑫在选择专业时毅然选择了能源相关的专业,希望为祖国的能源事业添砖加瓦。

随后,实践团走近工业遗迹,来到嘉阳煤矿老矿井的黄村井,进一步感悟“燃烧文化”。黄村井是嘉阳煤矿的老矿井之一,所产煤为“K3煤”,因其发热量巨大,又被称为“保钢煤”。走在矿井的巷道,感受着老矿井的通风、排水以及越走越低的空间,最低的巷道需要蹲下通过。令实践团印象深刻的是煤炭开采工作面,每一位成员都去真实体验了煤炭开采的工作面,这是已加高的工作面,曾经的矿工只能躺在工作面侧身用铁锹将煤炭一块块的从岩层中敲下来,实践团成员在已加高的工作面都没法使力,可以想象当时的矿工该如何开采。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采矿的艰苦以及先进技术的加入使得矿产开采得到安全的保障和现代化、效率化的提升。

探寻转型发展之路,构建乡村振兴蓝图

7月16日,实践团来到了芭沟镇,:小镇曾因资源充裕而兴盛,也因资源枯竭而衰败。踏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工业学大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一定要把煤炭搞上去”等标语和屹立在小镇中心的毛泽东思想大舞台依旧可见。一字一句,一砖一瓦,都是小镇上世纪曾繁华的痕迹,都见证了小镇工业发展的兴衰。透过一段段文字和一张张黑白照片,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小镇未曾泯灭的红色基因和赓续的家国情怀。

小镇曾因资源充裕而兴盛,也因资源枯竭而衰败。嘉阳集团公司以“燃烧文化”为魂,推动煤炭、旅游“双主业”发展,笆沟镇开发相关旅游资源,实现了转型发展。嘉阳集团公司保护稀有矿业遗迹,开发工业旅游,在小镇打造度假村、修建养老设施、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提供研学服务等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在“芭石铁路”终点站的“芭蕉沟站”看见火车穿出山洞,吞吐蒸汽缓缓开来,仿佛那段火车拉着黄村井产出的煤炭送往山的那边的时光重现在眼前。

对于笆沟镇旅游业的成功转型,实践团采访了当地工作者和居民,记录了相关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探访煤矿变迁,见证时代变革

7月17日,实践团来到了——芭沟镇三井社区,芭沟镇三井社区是嘉阳煤矿的新矿区,上世纪80年代末嘉阳煤矿老矿区优质煤资源采尽,整个矿区搬迁到天锡井所在的三井社区。团队跟随煤矿工作人员前往工作现场参观工作,与之前的黄村井的采煤工作相比,实践团成员能切实感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生产水平的提升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在煤矿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煤矿正在计划开采煤层气。经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实践团成员知道这是一种非常规能源,其开采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为实践团成员所学专业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探访煤矿变迁,不仅是一次对工业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时代变革的深刻思考。从人力到机械,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它启示众人,面对未来,持续的创新与变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聆听矿工故事,共话奋斗岁月

7月18日,实践团来到犍为县清溪镇走访退休老矿工。在煤矿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量为矿山事业奉献一生的矿工,他们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煤矿,献了终生献子孙,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为深入了解当地老矿工的生活现状和存在困难,实践团成员对当地老矿工开展生活的问卷调研与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老矿工的生活现状和困难,另一方面可以将收集到的问题反馈给当地社区,做好这些老矿工晚年的生活保障,让他们的晚年如同他们曾照亮的矿道一般,充满光明与温暖。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做贡献。”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必将做到“六个坚持”,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将“燃烧文化”、“石油精神”等红色精神,转化为前进道路上的内动力,为祖国能源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9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对二次元同好进行线上采访

2月5日,调研组组员游百川,针对“Z世代对二次元联动非遗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这一主题,通过线上平台对二次元爱好者彭凯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访谈旨在全面了解二次元爱好者对二次……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谷子”市场:线上调研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

2月8日,由调研小组组员游百川围绕二次元联动非遗产品(谷子)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线上采访“谷子很忙”谷子店店员,了解此类产品在店铺的销售情况、消费者反馈以及店员和店长对产品的看法…… 游百川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 汪羽蒙的调研日记

今天的访谈任务,是为“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项目收集一手资料。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实践任务,更是一场探索两种不同文化碰撞可能的奇妙旅程。今天在望江时代影城的访谈经历,让……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望江时代影城调研

2月7日,“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的成员汪羽蒙在望江时代影城对两名二次元爱好者展开采访,旨在研究Z世代对非遗文化与二次元联动产品的认知和消费意愿。开场调研团成员先简单介绍了…… 汪羽蒙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哆可萌漫展线下调研

2月3号,“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前往温州瓯海国际会展中心,来到“温州·哆可萌动漫游戏嘉年华01st”漫展进行社会调研。调研聚焦于二次元与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发展,目的在于寻…… 郑子健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于烟台大悦城进行线下访谈

2月2日,“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于昕宇在烟台大悦城对cosplay爱好者林夕进行了深入访谈。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索二次元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联动现象,了解这种联动对年轻人的影响,思…… 于昕宇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觅影非遗”调研团成员 胡嘉诺的调研日记

印象中,剪纸艺术总与玻璃窗相伴。其小小身量,便可作光影变幻,阳光从镂空之处穿透而来,在地面上投出淡淡的红影。今天,在六合里社区的非遗工作室,我们看到了剪纸艺术的另一种可能—…… 胡嘉诺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次元破壁”调研团走访张洪剪纸工作室

2月10日,山东大学“次元破壁”调研团前往济南六合里张洪剪纸工作室进行参观和访谈。此次活动旨在了解剪纸文化,推动非遗文化同新兴文化的结合,从而增强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调…… 胡嘉诺 李佳凝 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成理学子三下乡:访聚乡镇企业 擎画振兴蓝图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7月18日讯】(通讯员申子琦)7月18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语青行”好语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实践团”)来到绵阳市三台县进行社会实践已有一段时间,实践团成员在对…
硒文化进课堂--青源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讲解“硒”
2024年7月16日,身穿青源绿色马甲志愿服的志愿者站上讲台,向孩子们详细讲述着恩施的硒与茶。志愿者首先向孩子们讲解恩施的硒文化。作为“世界硒都”,硒在恩施扮演着重要角色,志愿者用简单、易理解的词句向…
成理学子三下乡:青春献乡村,实践绘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口号,鼓励当代大学生深入乡村,了解农村基层发展情况。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语青行”好语助力乡…
济南大学生探访革命烈士陵园,学习抗日英雄精神
济南大学生探访革命烈士陵园,学习抗日英雄精神2024年8月20日,济南革命烈士陵园迎来了一群热心市民和青少年志愿者,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缅怀为国家和人民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在这个充满历史意义的…
青春“武”动,开启功夫之旅
在时代浪潮的滚滚洪流中,青少年们置身于瞬息万变的世界。随着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文化传承——传统武术,正逐渐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传统武术对于青少年的身…
共赴巴黎奥运盛宴,点燃运动激情
2024年7月29日,江欣苑社区暑期托管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组织孩子们共同观看巴黎奥运会直播。这场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炎炎夏日中享受到了体育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追求。当天下午…
【工耕之路】与岗位科学家同行:“菱机益动”,探索菱角全产业链
为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机械化、电子化发展,7月13日至7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菱角产业机械化调研社会实践代表队,走进企业、走入农村、走向大田,来到湖北天井湖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实…
暑期实践:青春在基层闪光
当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我踏上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征途。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暑假里,我不仅担任了档案整理的重任,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多次参与了荆竹铺镇的“河小青”巡河护河活动,为家乡的绿水…
小火柴烛光:点亮支教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间,有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在持续闪耀,那便是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在他们的支教历程中,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核心追求,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带来了长久的希望与活力。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
胡杨学子入社区,爱幼扶老显真情队伍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保障儿童的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7月8日,塔里木大学农学院“胡杨学子入社区,爱幼扶老显真情”实践小队赴幸福路街道花园社区进行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