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聊城8月15号电(通讯员 刘欣如)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聊城,讲好聊城故事,让聊城更好地进入大众视野,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夏日未央”社会实践队队员刘欣如来到了她的家乡,东阿阿胶发源地——聊城东阿。
东阿阿胶,作为中国传统中药的瑰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这部古籍中首次将阿胶列为“上品”,并记载了其药效。从那时起,阿胶便开始在中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因其独特的滋补养生功效而备受推崇。
阿胶的名字源于其产地——东阿。南朝梁代医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指出:“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这标志着阿胶正式以地名命名,并确立了其在中药界的独特地位。从《神农本草经》开始, 阿胶的制作技艺便代代相传,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北宋、辽、金、明、清等数个朝代的兴衰荣辱。东阿阿胶的制作技艺不仅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为此,社会实践队队员特地来到了东阿县,参观了东阿阿胶城。
图为东阿阿胶城城门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如 供图
阿胶城中陈列了阿胶制作的一系列步骤。东阿阿胶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包括整皮、化 皮、熬汁等50多道工序,全部为手工操作。其中,熬胶、晾胶等环节尤为复杂,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制作过程中,还要遵循“九九炼胶法”,即初九点火、炼胶九天九夜、期间九次添加阿井水等,以确保阿胶的品质。东阿阿胶选用纯黑乌驴皮作为原料,这是制作阿胶的上等原料。同时,熬制驴皮的井水全部为古阿井的井水,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得阿胶的品质更加纯正。
自1952年建厂以来,东阿阿胶始终坚守文化传承,以持续的科技创新保持品牌活力。公司不断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阿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在发展过程中,东阿阿胶也经历了多次转型和改革。例如,在秦玉峰“价值回归”战略的推动下,公司成功实现了产品价值的提升和市场的拓展。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东阿阿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实践队队员通过当地人了解,现在的东阿阿胶多采用机械化生产,也有少数作坊采用纯手工制作,其尤为珍贵。而其机械化生产集中在“阿胶世界”,具有严格的生产工序,品质得以保障和推广。
东阿阿胶城,当地人特称之为影视城。有不止一部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曾在大宅门1912中作为白企业的大宅而取景,还有我们所熟知的《铁血将军》等等,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
图为大宅门影视照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如 供图
当然,阿胶城中也介绍了东阿阿胶的代代传人,在白家大院中得以深入了解他们的传承和他们作为医者的崇高精神。
作为为人们所熟知的滋补国宝,历代医药典籍中对阿胶的药效和功效进行了详尽的记载和赞誉。例如,《神农本草经》中称阿胶“久服,轻身益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补血圣药”;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则言其为“血肉有情之品,滋补最甚”。当然,东阿不仅仅只有东阿阿胶,还有很多著名的美食,其中“驴肉火锅”尤为具有特色,值得当地人们品鉴。
此外,东阿还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红色文化展览馆——东阿阿胶城红色文化展览馆是东阿县红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该展览馆以革命遗迹、历史事件、革命烈士、英雄东阿四个重要历史时期为主线,生动展现了东阿县党和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涌现出的英雄楷模和彰显的红色精神。展览馆被授予“聊城市革命老区教育基地”荣誉称号,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东阿的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它不仅是东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东阿县将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除此之外,东阿也有很多美景,譬如湿地公园、药王山等等,让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流连忘返。
图为东阿红色文化展览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如 供图
因此,东阿不仅是东阿阿胶的发源地,还是一个具有红色文化的城市,值得大家前来与东阿来一个奇妙的邂逅。在参观感受东阿的历史文化后,社会实践队队员表示今后要更多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程圆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0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