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旌德梅氏守护“马克思银像”之行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陈璟芸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英勇奋斗的篇章犹如繁星点缀在历史的天空。其中有这样一尊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马克思银像,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皖南革命的星星之火。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光辉历程,更成为了信仰与坚持的永恒象征。在这个暑假,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踏上了一段探寻真理与信仰的旅程——“旌德梅氏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事迹考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力量。

实践队合照 通讯员陈睿文供图

追寻红色足迹 对话历史铭初心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足迹首先留在了旌德县烈士陵园,那里静谧而庄严,每一座墓碑都镌刻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我们静默伫立,心中涌动着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与缅怀。那一刻,我仿佛与英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眼神坚定而炽热,在告诉我:“我们要你看到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地,更是那段光辉的历史。”随后,我们参观了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旧址。这里是我党早期农民运动的摇篮,革命的火种在这里播撒,革命的思想在这里生根发芽。站在这片充满历史痕迹的土地上,我仿佛与革命前辈们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对话。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对我说:“看,这就是我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曾经为了理想和信仰,付出了无数的努力。”通过实地走访与史料研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革命前辈们如何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他们的坚韧与执着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在梅大栋与梅大梁的故居,我更是被梅氏家族三代人守护马克思银像的感人故事所震撼。那尊历经沧桑的银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信仰的传承者。梅氏家族为了守护这份信仰与荣耀,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仿佛跨越时空看到与梅大栋、梅大梁先生拿着银像正在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执着,诉说着:“这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在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旌德县档案馆,终于近距离地看到了那尊珍贵的马克思银像。在工作人员的讲述中,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坚守与传承。这一刻,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实践队员们在纪念碑前缅怀先烈 通讯员陈梦昕供图

探访英烈后人,对话传承践行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梅氏三代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访问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梅氏家族的后人。谈及漫长守护过程中的挑战与困难,梅春平先生回忆道:“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家人把马克思银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反动派多次来家中搜寻马克思银像,梅母用纸将银像包裹好,外面裹上几层破布,深埋在柴棚内的破瓦砾之下,上面又堆放破木板和稻草,冒着生命危险与梅家其他人守护着这尊银像。”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不仅体现了对革命理想的坚守,更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篇章。如今,梅春平先生虽已高龄,但他依然坚守在这片充满历史记忆的土地上,退休后义务讲解已达三十年之久,传承和坚持着长辈们守护的初心。随着2021年皖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的落成,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为了延续这一光荣使命,梅春平先生的儿子梅旌俊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合肥的工作,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新一代的红色文化传播者。两年多的时间里,梅旌俊已经完成了268余场次的义务讲解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52小时,服务群众人数达到了6000余人。尽管面临着外界的不解与质疑,梅旌俊先生说道,“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钱,虽然自己的收入降低,梅大栋、梅大梁是我的曾祖父,当时他们为了革命为了信仰,甚至流血牺牲,就是为了今后我们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把这段红色历史传承下去。”这份坚守与付出,是对先辈们英勇事迹的缅怀,也是对后来人的一种激励,让红色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实践队员采访梅氏后人梅春平 通讯员陈梦昕供图

传承红色基因 对话自我担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路上,我不断地听到了来自英烈们的呼唤,他们的话语虽然跨越时空,却依然清晰可闻,这些话语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转过身,我看到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接续奋斗,他们正以青春的活力与激情,继续着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年轻的面孔,正是历史的回声在当代的延续,是对初心力量的最好诠释。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时常在内心与自己对话:“你准备好了吗?你是否愿意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意识到,守护银像,不仅是守护一份物质遗产,更是守护一种精神信仰,是对历史、对民族、对未来的庄严承诺。正如梅老先生所说:“银像虽小,但它代表的意义重大。这是我们家族的荣耀,也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传承红色基因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如同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将红色基因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初心,勇往直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成为红色文化的忠实传承者,更要成为创新发展的推动者。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指导老师:郭州平

撰稿人:陈璟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1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穿越时空隧道,共绘红旗渠精神新篇章
近日,“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踏入了红旗渠纪念馆的大门,心中涌动着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无限敬仰与向往。纪念馆内,时光仿佛凝固,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实物展品,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改天换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赴周至县新型技术乡村振兴促进团实践总结
一、引言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周至县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手段,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富裕为目标,积极展开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改革实践。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周…
西安周至县打造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周至县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发展路。通过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优质农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周至县成功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了从“藤蔓上长出黄金果”到“社…
青岛农大学子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的青春实践者
文章导读: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串”起革命幸福路“葡”写振兴新篇章实践团助推葡萄产业精细化发展,促进当地农业与食品企业融合。“深入田间地头体悟调研、置身食品企业探访产业振兴、走进村庄…
【物理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走进家乡博物馆,带着家乡的历史上大学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8日电(通讯员姜楠)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维系民族精神、赓续文化根脉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强调“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开展“律动青春,廌普乡土”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开展“律动青春,廌普乡土”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
情系养老院,温情暖夕阳
情系养老院,温情暖夕阳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践行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4年7月9号,湖北医药学院木棉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十堰市慈济老年护理院…
勇敢对欺凌说‘不’:儿童权益保护与反校园欺凌科普宣传活动
学生欺凌是未成年人特定成长阶段一种客观社会现象,是一个世界共性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学生欺凌案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社会负面影响。在2024年8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
情系摩峰村,探索致富门
7月12——13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湖北恩施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北恩施建始县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农,天下之大本。”乡村振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探寻乡村发展路径、解决乡…
青春暖夕阳,志愿在行动
青春暖夕阳,志愿在行动孝亲敬老,乃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之传统美德,恰似人性中最为璀璨的光辉,熠熠照亮我们前行的漫漫征途。2024年7月10日这个满溢着爱与关怀的美好日子里,湖北医药学院木棉暑期社会实践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