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贵州8月18日电(通讯员 李海慈)今夜,舟行江中,苗族的歌声悠扬,抚慰着心灵。苗歌不仅是苗族人民长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也是一种树状结构的口头艺术,用于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抒发苗族人民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感,体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7月1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团队前往贵州省凯里市季刀苗寨,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琴女士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采访。
季刀苗寨,以其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建筑和浓郁的苗族文化氛围而享誉四方。在这个地方,陈琴女士不仅是苗族歌曲传承的杰出代表,更是苗族文化的闪亮名片。她凭借自己的才艺和热情,将苗族歌曲的迷人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使得每一位造访者都能深刻体验到那份源自古老岁月的温馨与力量。
随着陈老师踏入苗寨,团队成员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领域。苗寨的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木制的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青石板铺就的小径曲折蜿蜒。寨内的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花香与草木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陈老师在前行中向大家娓娓道来苗族的历史与文化。他指出,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祖先经历了数次迁徙,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苗族人民勤劳而智慧,他们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手工艺品,例如精美的苗族刺绣和银饰,这些不仅外观吸引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图为民歌舞蹈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孙章杰 摄
在陈老师的引领下,团队成员有幸观赏了寨子内的民歌表演。表演从寨子的底部缓缓展开,直至高处,伴随着独特的拦门酒仪式,层层深入,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陈老师细致地向团队成员阐释了拦门酒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意义,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品味了甘甜的米酒,深刻体验到了寨民的热情与好客。
图为芦笙与民歌的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叶红煜 摄
随着演出的推进,团队成员们被邀请进入寨子的中心广场。广场上,身着五彩缤纷民族服饰的男女老少已经期待已久。他们手持各种传统乐器,包括芦笙、牛角号、铜鼓等,演奏起欢快的迎宾曲。悠扬的乐声在寨子中回荡,仿佛引领人们穿越至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时空。随着迎宾曲逐渐达到高潮,寨子的长者们缓缓走出人群。他们身披华丽的锦缎,头戴精致的银饰,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长者们用他们那历经沧桑的手,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敬上一杯杯醇香的米酒,传递着最真挚的欢迎之意。团队成员们接
过米酒,纷纷举杯以示感谢。接着,长者们带领他们走向广场中央的一片空地。这里,一场别具一格的民族舞蹈即将展开。舞者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腰间系着银铃,随着音乐的节奏,他们轻盈地跳跃、旋转,每一个动作都洋溢着力量与美感。随后,寨子里的青年男女邀请团队成员们一同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在热情的寨民引导下,大家逐渐融入了欢快的舞步中,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广场。
图为团队成员与民歌表演人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孙章杰 摄
在演出过程中,他们亲眼目睹了寨民们热情洋溢的笑容,感受到了他们淳朴的民风和真挚的情感。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首歌曲,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团队成员们在与寨民们的互动中,不仅学到了许多传统技艺,还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次演出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开阔了眼界,更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宝贵。他们明白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传承。这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收获了友谊,更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
在归途中,团队成员们不断地回顾着这次难忘的经历,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不舍。他们知道,这次的体验将成为他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继续探索和传承各种美好的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