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芦笙颂民族韵,舞袖扬华夏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拾遗·红蕴

凯里市南花苗寨的芦笙舞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苗族文化的核心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凯里市南花苗寨芦笙舞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剖析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状况。7月18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走进了贵州省凯里市的南花苗寨,对非遗民俗文化活动——芦笙舞展开了实践调研,观看了芦笙舞的表演,了解到了芦笙舞的历史渊源,并感受到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南花苗寨,这座隐匿于凯里山水之间的古老村落,承载着苗族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芦笙舞,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初入南花苗寨,队员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的苗族建筑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入寨时的拦门酒,寨中人们脸上洋溢的热情与淳朴,都让队员们倍感亲切。

为了全面了解芦笙舞的历史渊源,队员们首先拜访了当地的老一辈舞者和文化传承人。在那些饱经岁月沧桑的面容上,队员们看到了对芦笙舞的执着与热爱。老人们娓娓道来芦笙舞的起源和发展,古代苗族人民在生活与劳作之中将芦笙与舞蹈结合,用于苗族人民表达情感、承载历史记忆与传承文化内涵。老人们讲述着每一个动作、每一段旋律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意义。而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下关键的信息,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随后,队员们深入观察了芦笙舞的排练和表演。舞者们身着绚丽多彩的苗族传统服饰,手持芦笙,伴随着悠扬的旋律翩翩起舞。那灵动的身姿、协调的步伐以及默契的配合,仿佛在诉说着苗族人民的喜怒哀乐。队员们被这精彩的表演所折服,纷纷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

图为苗族舞者在演示“探路步”,表达了苗族人民勇敢地向前迈进、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景。李海慈 供图

观看表演之余,队员们还积极参与到芦笙舞的学习中。他们跟着当地的老师,从最基础的步伐和动作开始学起,尽管有些生疏和笨拙,但他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芦笙舞的魅力和难度,也对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

随后在与寨中年轻一辈的传承人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南花苗寨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传承人群体减少;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得芦笙舞的吸引力相对下降;传统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化的影响,导致民族内涵流失等。队员们表示可以结合现代艺术元素,对芦笙舞进行适度创新,使其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另外,团队成员们也会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南花苗寨芦笙舞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通过本次对南花苗寨芦笙舞的调研,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其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队员们坚信,南花苗寨芦笙舞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将继续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共同为守护和传承珍贵的民族文化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探寻石阡剪纸源,传承古老技艺魂
为深入了解贵州省石阡县剪纸技艺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7月14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走进了贵州省石阡县的老年文化会…
畲风古韵·文动新生——畲族文创产品发展新路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
匠心独运通草画,百年底蕴绝芳华
所谓通草堆画,即以通草的茎髓为“纸”,以一片片薄如蝉翼的“纸”堆砌成画。留通草天然之形态;达浑然天成之境界;融传统美学之思想;注超群绝伦之匠心。为了让更多的新鲜血液涌入通草堆画的制作之中;为了…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云舟济”实践服务团
弘扬西柏精神,接续新时代征程
“励志铭心,西柏坡前学党史:建功立业,小康路上铸丰碑”。为深入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激发社区居民的爱党爱国情怀。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柏坡精神宣讲团于7月16日,深入镇江市青云门社区,成功开展…
敏硕之行,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敏硕之行,知行合一,笃行致远为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弘扬“科学家精神”。7月18日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聚科技之火,燃创新未来”社会实践团在上海敏硕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岁月留声·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2024年暑假期间,设计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策划了“岁月留声·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活…
三下乡/合肥工业大学学子来“长丰”“破浪”啦
朝霞初映,雨露云明。7月13日,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合肥长丰调研长青萝卜现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一行8人,赴长丰陆桥社区,聚焦长青萝卜育种、种植及产业链优势与困境开展调研,助力打造特色品牌,为乡村…
光明村之行:山水田园映画卷,人文风情暖心田
2024年7月14日,在盛夏的晨曦中,我与其余两支专注于宅基地探索的队伍,一同前往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进行实地调研。经过一周的精心筹备,我们的心已满载期待,渴望在这片被自然与历史温柔以待的土地上…
汽院学子三下乡:立足乡村,看见世界
在参与支教活动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这次支教活动让我有机会深入农村,与那里的孩子们亲密接触,分享知识,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我对农村教育的现状有了更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