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石阡剪纸源,传承古老技艺魂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拾遗·红蕴

为深入了解贵州省石阡县剪纸技艺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7月14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走进了贵州省石阡县的老年文化会所对非遗制作技艺——剪纸展开了实践调研,与剪纸文化传承者周兴杰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领略到了石阡县剪纸技艺的精湛与美妙,深刻地意识到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身体验剪纸制作过程,掌握了剪纸技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

调研伊始,团队成员们满怀期待地跟随周兴杰老师踏入了石阡县剪纸艺术的殿堂。他们的第一站是当地文旅局老年文化会所内的剪纸展览馆,那里宛如一个剪纸艺术的历史长卷。馆内陈列着从古老年代传承至今的剪纸珍品,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队员们驻足于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前,眼中满是惊叹与敬仰。周兴杰老师详细地讲解着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对石阡县剪纸技艺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周兴杰老师的工作室。这里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墙壁上挂满了艺人的心血之作。工作室内的年轻艺人们熟练地操持着剪刀,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学生们看得入神。周老师与艺人们亲切交流,分享着剪纸技艺的心得,学生们则在一旁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现场充满了求知的热情。

学习剪纸制作的过程更是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周兴杰老师亲自示范,从最基础的折叠、剪裁技巧开始,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手中的剪刀在纸上小心翼翼地游走,尽管起初的作品略显生疏,但在周老师的鼓励和不断的尝试下,逐渐掌握了要领,剪出的图案也越发精致。

图为队员们在一位剪纸艺人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技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尹义成 供图

在调研期间,团队成员还迎来了一次特别的活动——与其他学生团队一起参与剪纸文化的宣讲会。宣讲会现场热闹非凡,各团队齐聚一堂,共同分享着对剪纸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会上,周兴杰老师首先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深入剖析了石阡县剪纸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接着,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有的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有的则讲述在调研中所听闻的剪纸故事,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不同团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在互动环节,队员们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大型剪纸作品。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设计图案,有的专注于剪裁,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最终,当这幅凝聚着众人智慧和心血的作品完成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宣讲会不仅加深了队员们对剪纸文化的理解,更增进了团队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图为队员们正在与其他学生团队共同聆听一位年轻剪纸艺人的发言。于子涵 供图

随后,在与周兴杰老师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石阡剪纸目前面临着受众面狭,商业化困难等挑战。但是,如今周兴杰老师主动参与由文旅局组织的各项非遗文化联合活动,与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者共同策划、筹备。并大力支持并参与多个非遗文化共同举办的宣讲会,精心准备石阡剪纸的展示和讲解内容,以突出其特色和价值。队员们也表示将会通过社会化媒体大力宣传石阡剪纸。

这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们在周兴杰老师的带领下,不仅领略了石阡县剪纸技艺的精湛与美妙,更深刻地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坚定的信念,立志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石阡剪纸的魅力。

图为队员们与其他学生团体、周兴杰老师以及一众剪纸艺人的合影。尹义成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2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以文化人·古韵新命——让川村的探索与实践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习近平我国是统一的多…
畲韵传承,共话未来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在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文成县西坑畲族…
让川村云舟梦:古今共济,民族风情绘振兴画卷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深入挖掘让川村独有的畲族传统礼仪习俗和其所蕴含的独特精神力量,发现浙西南山区人民自力更生精神的文化血脉,来自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八…
走进岳阳非遗城:探寻香囊缝制的奥秘
在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璀璨星辰,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非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岳阳非遗工匠城,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调研之旅。岳…
畲风古韵·文动新生——畲族文创产品发展新路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
匠心独运通草画,百年底蕴绝芳华
所谓通草堆画,即以通草的茎髓为“纸”,以一片片薄如蝉翼的“纸”堆砌成画。留通草天然之形态;达浑然天成之境界;融传统美学之思想;注超群绝伦之匠心。为了让更多的新鲜血液涌入通草堆画的制作之中;为了…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云舟济”实践服务团
芦笙颂民族韵,舞袖扬华夏
凯里市南花苗寨的芦笙舞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苗族文化的核心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凯里市南花苗寨芦笙舞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剖析其在当代社会中…
弘扬西柏精神,接续新时代征程
“励志铭心,西柏坡前学党史:建功立业,小康路上铸丰碑”。为深入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激发社区居民的爱党爱国情怀。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柏坡精神宣讲团于7月16日,深入镇江市青云门社区,成功开展…
敏硕之行,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敏硕之行,知行合一,笃行致远为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弘扬“科学家精神”。7月18日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聚科技之火,燃创新未来”社会实践团在上海敏硕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