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温足迹,铺叙红色广州故事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 作者:无事

重温足迹,铺叙红色广州故事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七十五余载岁月孕育万物枯荣,构筑了这片山川的光风霁月。东海扬尘,陵谷沧桑,吾辈青壮年,执笔立卷于山川之巅遥看我们所踏过的岁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七十五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年,在我们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近一步的重要节点之时,展望未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回顾过去,落地生根,硕果累累。回望过去,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奔向未来,才会发现,一路崎岖已繁花盛开。背携上青年的活力与热忱,我决心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在我的家乡,广州的探访历程,在寻访实践之中,去学习我身边的广州故事、中国故事。

一、生态之站,山高水长,映照初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的第一站,便是追随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抵达了这个生态之站——广州越秀区的东濠涌。涓涓细流,潺潺流过,幽幽水域,声声怡人,让人很难想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这里也曾因为城市的变迁加快,是淤积严重、鱼虾绝迹的“排污渠”和“臭水沟”。但在2009年3月广州启动综合整治工程以来,河涌的水质跨级提升,摇身一变成为了广州水清岸绿的示范工程。总书记在2012年12月11日考察广东时来到东濠涌,环顾绿水青山,百姓无忧,“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这是习总书记对于广州生态建设的肯定,也是对于我们绘就“纤纤不绝林薄成,娟娟不止江河生”的美丽中国画卷的期望。

(图为改造前的东濠涌以及生活在周边的居民)

(图为改造之后游人如织的东濠涌)

二、文化之站,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的第二站,来到了文化历史之站——广州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习总书记曾在2018年10月24日对此地进行了访谈考察。永庆坊的变身是广州的一大靓丽的风景,原本,这一带是挤满老房危房的老社区,“老、破、小“是这片地区的代名词。直到2015年政府决定对这一带地区进行改造,避开一味的拆迁工作,广州以修旧如旧的修缮理念保留了老城的风貌,并且把创客空间,文化创意,餐饮服务等吸引游客年轻人的产业引入这里,让这富有历史风味的街道再度”活“了过来,在这里,你能看见网红咖啡馆,也能近距离接触到广绣广雕等传统技艺,这也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聚集地。与永庆坊相连的,便是粤剧艺术博物馆,这里由仿古的古建筑群连结成展览馆,漫步古色古香的连廊,小桥流水、金漆木雕,使用科技的投影仪、耳机,给来访的参观者们播放悠远漫长的绵绵粤音。手持咖啡,脚踏古砖,品味”南国红豆“。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图为改造前永庆坊周边破旧小路)

(图为改造后古色古香的永庆坊)

三、科技之站,唤醒动脉,创造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此我们要不断的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的最后一站,是科学技术的一站——广汽科技馆,与之相关的故事,发生在2023年4月12日,习总书记对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考察。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新型能源体系“: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刘中民院士就因此提出了四大路径,其中便有立足用好化石能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建议。习总书记在广州视察时亲自走进企业展厅、总装车间、电池生产车间等,总书记对于广汽的重视,实际上表达了国家对于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关注重视。近年来,政府积极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恰恰符合了这一战略的要求,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能初级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带动汽车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在科技馆漫步浏览,仿佛未来,我们拥有会呼吸的森林,翱翔于天际的性能汽车。总书记在考察之中也曾强调:”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图为充满现代气息的广汽展览厅)

观巨人之观,习时代之习,从手中沉甸甸的报刊、资料,再到眼前真实存在的建筑、事物,心中感悟的却绝对是比起我们眼中之物还要“庞大“、”厚重“的情感精神。”历史书上寥寥的几行,却是他们为之奋斗的一生“,其实报刊上的报告、会议报告的精神留给我们的也是寥寥几行,简约、明了,青年人习惯了去学习去接受,但却少有人去感悟去掂量。从资料到实物,从实物到精神;从生态到文化再到科技,总书记想要传递的,我们真正需要领悟的,都在实处。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对待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篇章,新征程上,广州做到了落实与实处,用它的行动赓续红色的精神故事,我们也应该多走出书本,去看看、去学习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故事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5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声系民族,语通未来——“民族之声”调研团云南线下调

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云南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族分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怀着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威海)“民族之声”调研团内蒙古实践纪实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教育公平和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少数民族……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山东大学“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纪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人科学子在下乡:牢牢把关防诈骗,共筑乡村宁谧天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队伍前往重…
人科学子在下乡:承古启新探真知,特色实践文化梦
为了了解和传承酉阳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将粘土艺术与酉阳文化相结合,开启了一场独特…
人科学子在下乡:急救宣传播四方,生命防线坚如钢
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的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1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居民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效。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在村庄的中心广场搭建起了临时的培…
“童心绽放向未来,七彩假期共成长”暑期社区支教社会实践
为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利用暑假时间为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等少年儿童群体提供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扬帆志愿者先锋队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员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践行“奉献、友…
人科学子在下乡:摆手欢歌遍酉阳,民族文化耀光芒
为了深入了解龙潭古镇摆手舞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了解当地摆手舞文化的历史与魅力。阳光洒在龙潭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充满活力的实践…
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青岛农大草业学子在马鸣显身手
8月1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苜蓿科技小院研究生志愿服务团”在学院教学负责人苗福泓教授的精心指导下,踏上了前往云南省曲靖市马鸣乡的征途,开展了一场以“农业技术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暑期社…
滁州学院325赴琅琊区开展禁毒防艾知识教育感悟收获
滁州学院赴琅琊区开展禁毒防艾知识教育感悟收获参与滁州学院赴琅琊区的禁毒防艾知识教育活动,犹如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与成长。在活动之前,我对毒品和艾滋病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上的一些…
人科学子在下乡:酉阳古镇梦回千古,筑梦行程绘华章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蒋晨曦方乐乐何曼)为纪念革命先辈、传递红色精神,在这个盛夏时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以实地探访革命先烈赵世炎…
青春助力“百千万”:扎根基层,共建法治社区
为积极响应我省“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百干万工程”实践团队——“法入乡心”突击队于7月8日至7月12日在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法律顾问孙月全律师的…
青岛农大苜蓿科技小院:陕西三原调研,守护草地资源
在炎炎夏日的8月1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苜蓿科技小院实践服务团,怀揣着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心与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踏上了前往陕西三原的征程,开展了一场集科研调研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