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庆师大学子三下乡:三阳非遗承古韵 文化传承焕新颜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徐冉冉

为了充分展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阳镇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旅游和文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责任感,近日,青·传承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三阳非遗传承,谱写振兴新篇”社会实践分队抵达了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三阳镇,深入了解和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之道。

狮舞翩跹 灯影成双 金鼓齐鸣迎福来

一件件戏服精美绝伦、一股股刺绣惟妙惟肖、一阵阵鼓声雄浑激荡……走进中村舞狮灯展览馆,展厅中的舞狮非遗展品精彩纷呈,村支部书记吕彦水带领实践团成员进行参观,在村书记的介绍中,成员们了解到舞狮灯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传达了村民对幸福、和谐生活的热切期盼。

图为村干部吕彦水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中村舞狮灯的历史背景

村书记吕彦水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舞狮灯中的灯球,“灯球”在传统的舞狮表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引导狮子动作的关键道具,也是舞狮表演中增添视觉效果的重要元素。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灯球都是由村民手工制作,它的设计和使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审美。为使实践团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舞狮文化的魅力,支部书记吕彦水与退休教师洪韶光,向成员们简单展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狮子戏珠”表演,为实践团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

在谈及舞狮灯这项非遗文化活动的发展时,吕彦水书记表示:现在的表演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和制作手艺。然而,现今他们逐渐退出舞台,年轻一代未能及时接棒,传承与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践团成员、广播电视学专业2022(1)班周慧表示,希望自己能运用所学知识,宣传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青年人了解到它的独特魅力,也让根植在中村大地上的非遗在新时代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悠悠歌声贯古今

“三阳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秋千’是先祖们为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四季丰登而流传至今的民俗。载歌载舞‘打秋千’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后逐步发展为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村干部潘永红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打秋千的历史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不仅浓缩着一方水土的味道,更映照着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和一代代人的家国记忆。非遗传承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古老文化精髓,表达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怀着对非遗传承人的崇高敬意,实践团参观了秋千架,了解秋千的制作工艺并记录了秋千的设计特点,如其独特的交叉结构和能够自由旋转的功能。

村干部潘永红向实践团展示了秋千姑所穿的衣服并邀请实践团成员们进行体验。近年来,三阳镇大力推动非遗民俗的传承,积极促进非遗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古镇三阳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实践团在深入探索和体验打秋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积极利用视觉媒介记录实践过程,制作了易于分享的短视频,利用短视频“短、平、快”的传播优势,让更多民众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

图为村干部潘永红为实践团成员穿上打秋千服装

团队成员新闻传播学类专业2023(8)班陈可佳表示,通过记录和推广“打秋千”,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对于促进当地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素负盛名 软糯味美 佳品蜜枣馨生香

三阳镇的金丝琥珀蜜枣是徽州名产,历史悠久。‌这种技艺不仅在当地流传,‌还传播到了宣城、‌江苏、‌浙江等地,‌成为当地的文化输出之一。明嘉靖年间,人们始用青枣切成缕缕丝纹,用糖煎制蜜枣,并上京进贡朝廷,皇帝品尝过后连连称绝,便赐封为“冕枣”,意为枣中的“冠冕”。至清代,蜜枣被正式列为“贡品”。

金丝琥珀蜜枣因枣面如金丝缕缕,色泽如琥珀晶莹黄亮,灯照之下,透明见核,具琥珀金丝之美而得名。鲜枣经过严格选料后,繁杂的手工技艺尤为关键。徽州金丝琥珀蜜枣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洪淦祖从事蜜枣加工三十多年,据他介绍,蜜枣加工可分为熬煮、出锅、捏工、烘焙、分级等八道工序。“传统的金丝琥珀蜜枣的吸糖率高、透明度好,关键取决于出锅以后的这道工序——套锅,每隔10至15分钟得套锅一次。”洪淦祖说。

海拔500多米的歙县三阳镇具有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用生长在这一带的青枣制作而成的金丝蜜枣具有十分独特的优良品质,个大、核小、皮薄、肉厚、脆甜,深受市场青睐。“希望通过团队的宣传,有更多的人知道三阳镇的金丝琥珀蜜枣,给村民们带来实际经济效益,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杨诗仟说。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行进在新征程上,实践团成员致力于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通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传承和发扬黄山市歙县三阳镇的非遗文化,带动文化与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撰稿:徐冉冉 摄影:周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5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藏在色彩里的瑰宝

文化图画,宛如一幅绚丽长卷。古老汉字,横竖撇捺间,承载千年智慧,从甲骨铭文到楷书行书,记录着历史沧桑。民间工艺,剪纸的巧思、刺绣的精致,一针一线皆是匠心。这些元素交织,绘就…… 王亚平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你我共行

2024年寒假如期而至,曲阜师范大学的莘莘学子利用寒假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于社区中开展社会实践,挖掘非遗文化,宣扬千年精华。2024年1月8日,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去了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王亚平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照顾社区孤寡老人,为社区出一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中的孤寡老人日益增多。他们或许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家人的陪伴,生活在社区中却倍感…

藏在色彩里的瑰宝

文化图画,宛如一幅绚丽长卷。古老汉字,横竖撇捺间,承载千年智慧,从甲骨铭文到楷书行书,记录着历史沧桑。民间工艺,剪纸…

分类新时尚,环保我先行

随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科技日益发展,垃圾产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这些垃圾将对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青春力量,美化社区 ——“小广告,大清除”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为美化社区环境,构建美丽和谐社区,1月17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冬雪映暖阳,温情溢社区”实践队秉持“服务社区、…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文化传承,英雄精神永铭

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在参观六霍起义纪念塔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座纪念塔巍然矗立在广阔的草地上,塔身高耸,造型简…

最新发布

青春献礼红色经典,柏坡精神铭记心中——山西师范大学“红魂筑梦“宣讲团在多地开展宣讲
为了增强文化自信,将西柏坡精神的火种播撒在更多人的心田。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季节里,自5月21日入选全国1000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以来,山西师范大学“红魂筑梦”西柏坡精神宣讲团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的…
“情暖夕阳,关爱老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善义行”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
“情暖夕阳,关爱老人”第一临床医学院“善义行”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善义行”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菏泽市鄄城县凤凰镇西侯楼村开展…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 讲述乔丹故事,激励乡村学子
近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队前往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迈克尔·乔丹,这个被誉为‘篮球之神’的男人,在他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并不是一个…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经典焕新声”实践队 传承中华古典诗韵,弘扬璀璨优秀文化
2024年8月2日—8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经典焕新声”实践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积极致力于中华古谱诗词的继承与创新,启程前往聊城市阳谷县社区。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宣讲、表…
慰问老党员,共话西柏坡精神:传承与感悟
慰问老党员,共话西柏坡精神:传承与感悟(通讯员:刘文慧)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一场以“慰问老党员,探寻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活动在社区内温情上演。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并传承老一辈革命家对…
西安理工大学“绿色循环农耕”实践队:探路农业固废资源化,助力关中绿色农业升级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成为推动…
纵观古今风云,畅品平博文化
服务队队员高然然走进平顶山市博物馆,逐一参观了以鹰城文化历史为背景的众多展厅,涵盖展示原始文明、应国历史、春秋初期至唐宋时期辉煌等内容,深度洞悉平顶山地区的历史演进和文化传承,在深入认知家乡文…
西柏坡精神跨代传承:老少共话红色记忆
西柏坡精神跨代传承:老少共话红色记忆(通讯员:刘文慧)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柏坡精神分享交流会在社区活动中心温馨举行,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老年人和小朋友共同参与,旨在通过跨年龄的交流,…
烟台大学:文旅赋能果业,共促现乡村振兴
7月7日至7月10日,烟台大学绿野果踪实践队赴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祁家屯村、东庄村和莱州市郭家店镇古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探索乡村果园奥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深入樱桃园林挖掘特色管理老杨…
穿越千年,感受鹰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更加深入地深化学生对于本地以及中原地区那深厚历史文化的认知,充分激发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大力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2024年的7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