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海大学子红色之旅:探寻红旗渠精神之源,赓续红色民族精神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传承队

2024年7月8日至7月12日,为深入探寻红旗渠精神之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民族精神,提升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感,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一渠绕青山,精神永流传”社会实践团队(此后简称传承队)来到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的红旗渠。传承队成员们怀揣着对红旗渠精神的敬仰之情,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等地,开展为期五天的红旗渠精神调研活动。此行旨在通过重走红旗渠、参观纪念馆、采访修渠工人与修渠工人后代、学校宣讲等形式,全面了解红旗渠的建设背景和艰难历程及其蕴含的红色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教育意义,探索纪念馆在传播红色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关键作用,以此进一步加深广大青年学子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激发爱国情怀,为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贡献中国海大学子的智慧和力量。

一、探索历史印记:红旗渠与红旗渠纪念馆的感悟之旅

传承队在此次行程中,专程重走红旗渠,感受林县人民创造的这一人间奇迹,并前往红旗渠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重走红旗渠的过程中,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参观纪念馆时,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实物都诉说着林县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事迹。

这次参观,为传承队提供了宝贵的背景资料和情感共鸣,队员们不仅对红旗渠的历史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而且为后续的采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岁月见证与智慧传承:与修渠先贤及其后辈的深情对话

传承队在重走红旗渠的过程中,意外碰到了当年修渠工人的后代,林州市任村镇盘阳村的卢雷云老人,通过与卢爷爷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当年修渠的部分情形,以及红旗渠对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据卢爷爷所说,没有修渠之前,临河的村庄引漳河水,“几百年几千年那个大村子(盘阳村)就是打着漳河水”,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打水,距离河较远的村庄就依靠雨水,这就给日常用水和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 ,“修了红旗渠就不用下漳河打水了”,解决了水资源问题。卢爷爷还说“过去的人不挣钱都能干得很好,过去的人就是知道叫来吃喝我就是干活的,不谈一分钱的代价” 卢爷爷的讲述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红旗渠不仅是一条水利工程,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是先辈们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作为后代,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姚村镇西牛村找到了当年的修渠工人刘双林,通过刘爷爷对自己当时修渠经历的介绍,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修渠过程的不易以及林州人民的奋斗精神,刘爷爷讲到修渠时吃睡都在工地上,晚上就住在山崖下、石缝中。“吃不饱,有力气,现在吃饱了,吃好了,也没那力气了”,刘爷爷说到这儿就笑了起来,真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吃不饱却有一股子劲投入到红旗渠建设中。在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先辈们依靠坚定的信念和集体的力量,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无数人放弃了个人利益,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三、精神火炬传递:宣讲传扬,让红旗渠精神永续光辉

为了将红旗渠精神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子,传承队在河南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宣讲活动。

我们团队于7月12日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进行宣讲。此次宣讲旨在传承红旗渠精神,宣讲分为“红旗渠介绍”、“红旗渠精神”、“实践经历分享”、“总结感悟”四个环节。这次宣讲让初中生们了解到红旗渠的建设背景及红旗渠的精神内涵,帮助他们确立传承意识,弘扬我们本省宝贵的精神文化。

在中学课堂上宣讲红旗渠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它通过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创造力和有团结合作精神的新时代公民。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活动,传承队成员深入了解了红旗渠,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与认识。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被修渠工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打动,更加坚定了传承这份宝贵精神财富的决心。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红旗渠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秉承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杨慧婷 闫贝贝 李圣焱 蔺春名 魏侨志 马成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6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绿”动曲园,“净”待华诞

中国青年网曲阜2月6日电为了营造整洁、优美、卫生的校园环境,提高同学们的校园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打造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弘扬爱卫生、讲文明的新风尚,同时为曲阜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做…… 镓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师范乡村行,支教润童心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18日电师范生支教是提升师范生价值、锻炼授课本领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教学完善和儿童知识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深入乡村,向广大的儿童传播新知识,曲阜…… 镓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冬日义卖递温情,青年实践促成长

中国青年日照1月23日电为了积极响应社会公益事业,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同时播撒正能量,鼓舞同学勇敢担当社会责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25年1月18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 镓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垃圾分类人人行,地球母亲不哭泣

垃圾分类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而在我国,习近平主席更是多次强调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政策,20…

“绿”动曲园,“净”待华诞

中国青年网曲阜2月6日电为了营造整洁、优美、卫生的校园环境,提高同学们的校园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打造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

“楷”启木雕盛会 “刻”绘传承新篇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19日电(通讯员张欣)为进一步推动曲阜楷木雕刻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交流与创新发展,激发民众的传承…

溯源问道,传承创新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此,曲阜师范大学“七秩…

以问卷之力 展开楷木雕刻调研之旅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19日电(通讯员张欣)。为全面了解楷木雕刻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现状、认知程度、发展困境及其它相关信…

最新发布

中南大学学子双凡村支教记:知识之光照亮乡村未来
2024年8月6日,来自中南大学的12名支教老师们带着知识和热情,走进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双凡村,为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举办了为期十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支教日常:知识的播种与收获支教老师们迅速融入了共创园的…
【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弘扬传统文化,书写中华之美
【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弘扬传统文化,书写中华之美中国青年网葫芦岛7月24日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化基因。弘扬传统文化使…
弘扬沂蒙革命精神,叫响红色旅游品牌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和山东红色旅游核心区,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深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文明之花在小河乡绽放
“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文明之花在小河乡绽放在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的乌石完全小学,一场关于文明旅游的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的暑期实践团,带着对文明旅游的深刻理解和热…
向阳红土润心田,文化根深促农兴
向阳红土润心田,文化根深促农兴---宣州区和美乡村建设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向阳街道开展实践活动青春奋斗,如风驰骋,如浪搏击。合肥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工程系学子于7月16日赴宣州区向阳街道开展和美乡村建…
曲园学子三下乡:赴乡村支教,照亮乡村梦想
曲园学子三下乡:赴乡村支教,照亮乡村梦想中国青年网泰安8月3日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许多农村等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对于接触知识以及科学的机会也相对…
小雏菊实践团从实践到影像
在社会实践的大潮中,青年学子不仅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更将收集的宝贵资料转化为生动的视频作品,用镜头讲述实践故事,以文案触动人心。7月20日-7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小雏菊实践团通过淄博特色…
小雏菊实践团学习视频后期制作与文案书写的艺术之旅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视频以其直观,便捷的特点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7月18日-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小雏菊实践团想以视频以及文案为载体,让更多人来了解黑铁山的故事,开启了视频后期…
“见证不屈斗志的辉煌篇章”
“见证不屈斗志的辉煌篇章”———红岩之旅,斗志传承行2024年7月15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红脉薪传,足迹新篇”实践团,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与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踏上了前往重庆…
小雏菊社会实践团通过互联网,书籍等多个渠道收集并整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文化的发展历程
2024年7月17日我们实践团成员主要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文化的发展历程。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山东抗战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篇章,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一、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