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淄博非遗琉璃的传承路径,助力非遗琉璃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7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95推普实践团前往淄博市淄川区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开展实践活动,体验非遗琉璃的制作工艺。
淄博琉璃是源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琉璃制品,其在中国的最早发现,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从唐代开始,淄博就是重要琉璃制作园。这里有中国最早的窑炉遗址,其中淄博博山的炉神庙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专门供奉琉璃神的庙。淄博琉璃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在2021年10月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好物”名单。伴随着淄博烧烤的大火,淄博琉璃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图为中华琉璃文化创业园工厂工人在为琉璃制品塑形。胡振华 供图
实践团成员深入一线工厂,体验琉璃制作工艺。通过与工厂工人交流了解到,古法琉璃最难的就是塑形。和泥塑不同,琉璃的温度高达1, 000多度,无法用手直接触碰。除了借助金属钳等工具进行塑形,师傅还可以使用中空的金属管,原本实心的原料通过吹气变得逐渐中空。琉璃玻璃有3, 000多种颜色,每两种颜色就可以做一种搭配,每种搭配加一种小技法,就可以让琉璃千变万化。
为了增添琉璃制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工匠们会在其表面进行雕刻和装饰。他们可以运用刀刻、钻孔、镶嵌等多种技艺,在琉璃上创作出精美的图案和花纹。经过雕刻和装饰后,琉璃制品需要进行第二次烧制。这次烧制的目的是使琉璃制品更加坚硬和稳定。烧制完成后,工匠们会将制品放置在通风处自然冷却。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经过多年发展,琉璃的烧制技术现如今已出现很大进步,比如燃料由煤炭改为天然气,符合绿色经济环保理念;或是改进冷却技术,变自然冷却为传送带式冷却,生产效率极大提高。
图为95推普实践团成员参观琉璃制品退温车间。胡振华供图
在体验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在50度的高温环境中,工匠们还需面对窑炉的炙烤,这对身体的损耗非常巨大,常人难以忍受,从而导致该行业的从事者基本没有年轻人。十几年的时间,淄博琉璃工人从三四千人减少到现在的三四百人,淄博琉璃非遗面临失传困境。实践团成员致力于探寻非遗保护路径,积极寻找非遗保护措施。
图为95推普实践团成员在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合影留念。胡振华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实践开展以来,95推普实践团积极投入,收获颇丰,坚定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勇气以及助力文化自信的决心。成员们纷纷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我们要不忘初心,寻根寻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更要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7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