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之痛,共筑和平之梦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14日电(通讯员张春海)7月6日,一群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渴望的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学子,走进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深刻而庄重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社会实践队,旨在通过实地探访,深入探寻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核,促进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弘扬和发展和平理念。
(图为实践队在进入场馆内的第一个场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得雨 摄)
历史的凝视
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纪念馆前,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映入眼帘,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战争带来的家破人亡与颠沛流离。主雕塑《家破人亡》高达12.13米,象征着1937年12月13日那个令人痛心的日子,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怀抱孩子仰天长啸,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这尊雕塑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深切呼唤。
(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对遇难同胞 通讯员 尤子杰 摄)
进入纪念馆内部,一股肃穆的气氛扑面而来。黑色的地板、墙壁,以及氤氲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随着讲解员的引导,实践团成员们依次参观了档案墙、12秒空间、历史的凝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空袭南京等文物史料陈列展示。
和平之鸽
(图为实践队在进入场馆内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付豪摄)
参观过程中,一幅幅真实的图片、一幕幕真实的影像和一串串真实的数字,无一不让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当时人民的绝望与无助。日军在南京的焚烧与破坏、南京保卫战的惨烈场景、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大家纷纷表示,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走出纪念馆,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但大家的心情依然沉重。在和平广场上,怀抱孩子的和平女神雕像屹立在广场之上,吹响胜利号角的战士站立在前方。这一刻,大家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肩负的和平使命与重任。
(图为实践队在出发前的合影 通讯员 全体人员)
最后,团队成员将此次活动的所学所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9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