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六塘八龙的情况,针对六塘八龙发展过程中的地域文化分析深入探索与记录,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龙魂舞韵”团队于2024年7月31日来到桂林市六塘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之旅。
舞虾龙是一种群体性的祭祀活动,一般在过年和一些重要节日,或者多灾多难的时候,请虾龙出来舞龙。六塘有很多条街,每一条街代表不同的龙,比如升厂街,代表草龙,羊明街代表龙虾。
该团队事先在网络上广泛搜集关于六塘八龙文化的珍贵资料,再聚集一起,搭乘六塘公交车来到六塘村党委群众服务中心,来到六塘村党委书记秦秀娣的办公室,向其了解八龙文化。团队在秦书记的介绍下,更深入地了解了八龙文化,并且一起欣赏了秦书记珍藏的一些逢年过节的舞虾龙视频,欣赏之前参展的那些成品虾龙照片,隔着屏幕感受到八龙文化的极大震撼。
图为团队成员与秦主任一起欣赏舞虾龙珍贵视频
通过谈话,调研团队发现此项八龙非遗是在十多年前申请到的。虾龙在做工这一块要求极高的,不仅耗时长,还需要有一定的功底,有较深厚功底的工匠做出来的虾龙活灵活现,因为那些工匠会去抓龙虾,观察他们的形体和神态,看它们怎么爬,琢磨着怎样才能把它更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
同时团队了解到,由于虾龙的制作工艺需要工匠手艺的精巧,即使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但现在的年轻人只是零碎地打打下手,还没有学到老工匠那种精细的手艺。因为竹子是要用火在那里烤,然后把它弯成想要的样子的,而弯的时候又要一边烧起炭火或者是喷枪,把火给它烧热了以后再弯成想要颜色,想要的形状。然后再用刀,想尽办法制作,而且一个虾龙制作的工序比较长,比较细,全部都是用竹子做的,用竹子和布包装上去,比如虾线平时就要做出来了,故其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会很多。而舞虾龙更需要的是年轻人,虾龙很重,老一辈是舞不动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组建不出一支固定的舞龙队伍,只能由有空的年轻人临时组合,舞之前还要花时间进行排练,等到过年的时候会舞虾龙游整条街,从羊明街一直到政府,又打转回来,一路游到观音山公园,再进行表演。并且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这个非遗的产品的越来越少,政府部门非常重视这门技术的传承。
图为团队成员与秦主任合影留念
此次调研该团队除了解到一些虾龙和草龙的历史信息和现状外,还与秦书记约定帮助团队与专业人士进一步的了解,未来,该团队将继续深入调研,开展以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以青春之力共同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龙魂舞韵团队 文/莫鑫梅 摄、“龙魂舞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0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