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赴贵州黔行文化队就侗族大歌这一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专访了2024年贵州省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淳秀百灵鸟歌队。她们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揭示了侗族大歌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保护。
2024年贵州省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淳秀百灵鸟歌队成立至今已有十余年,起初由家庭妇女和村中老年人自发组织,并在元宵节、新米节等重要节日和喜宴表演,队伍逐渐成形,为了筹备此次比赛,她们还邀请了在家务农的男子加入歌队,经过近一个月的排练。
访谈伊始,她们介绍了自身学唱侗族大歌的经历。“在从前侗族大歌的传承过程中也只能用口口相传、辈辈相授的方式,老一辈会亲自将侗歌传授给年轻一代,我们起初是组织村里的老一辈现场教授我们,后来逐渐有了录音机、影碟机,到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通过多媒体学习到更多的曲目。”于她们而言,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还是侗族人的情感纽带。
紧接着,她们详细介绍了侗族大歌的种类。贵州侗族大歌在侗语里俗称: 嘎老,“嘎”的意思就是歌,“老”的意思则是具有宏大和古老,侗族大歌的主要分类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是根据歌曲的旋律、风格及内容来划分,有嘎所、嘎想、嘎吉、嘎嘛几种,其中嘎所是作为最常见最精髓的部分,嘎所翻译成汉字就是 “声音大歌”的意思,嘎嘛翻译过来是 “柔声大歌”,歌曲的主要内容大多数以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题, 嘎吉翻译过来是 “叙事大歌”,这种大歌的主题通常是描述历史故事和人物形态。
她们还介绍到侗族民俗节日很多,在这些民俗节日里,歌、舞、乐三项是活动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音乐方面的活动,几乎从头贯穿到尾,而侗族大歌的演唱更是不可或缺。侗族节日有大节和小节之分,在侗乡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说。因地方习俗不同,节日大小也不尽相同。现在比较流行的大节主要有:侗年、“六月六”“吃新节”“关秧门”“相思节”“平安节”(吃甲戌)、“鱼冻节”“赶社”“款会”等;小节主要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七月十五”等。大节时间一般一至三天,小节最多一天。
在访谈的最后,她们表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她们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通过此次访谈,赴贵州黔行文化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侗族大歌一定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成为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名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5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