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当“法治”遇上“数智”:厦门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法律文化传播学社赴福州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厦门大学法学院 作者:郭东梁

为深化对法治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理解,探索信息化在推动法治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和潜力,2024年7月10日至11日,厦门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法律文化传播学社骨干成员前往福州开展“信息化法治”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宇斌、副教授吴旭莉、团委书记刘茜带队,6名学社骨干成员参加,先后走访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福建省司法厅、福州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及福建省港口集团。

数据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已成为法治建设的催化剂,它不仅提升了司法审判的效率和透明度,还为法律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师生们聆听了法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审判效率和透明度的相关介绍,参观了智慧法庭。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庭审信息、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远程视频庭审技术,都充分彰显出现代法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座谈会上,省高院网信办的工作人员分享了大数据在司法审判中的应用实例,同时解答了同学们对信息保护、信息应用等问题的疑问,加深了同学们对智慧法院建设的理解。

当前,全球新一轮技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为政法工作不断注入新动能,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在福建省司法厅,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福建省“数智”赋能行政执法的创新举措。一体化平台通过整合各级行政执法资源,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实现了数据共享、流程协同和业务联动,极大地提升了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师生们对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实践有了全新的认识。

福州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是集办案区、案件管理区、涉案财务管理区、速裁快办区、服务保障区、认罪认罚教育区等“六位一体”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综合体,实现了集中办案、集中看押、集中审讯,有力提高了公安执法整体质量。师生们了解了公安机关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案件管理和执法监督,对执法信息化的流程和功能有了直观感受。实践队队长、2022级本科生赵奕表示:“信息化手段在警务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智能监控、数据分析、云端存储——每一项新技术的运用,都是对传统执法办案方式的革新与超越,也让我对法学学习和应用有了新的思考与收获。”

福建省港口集团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打造海洋经济强省、深化海丝核心区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集团以“大法务”为抓手,持续深化企业法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大法务”管理入选为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在座谈交流中,负责人就“大法务”管理的“一中心、三集中”“两平台、四同时”和数字法务平台的“五化”促“五强”做了详细介绍。同学们积极提问,就数字化应用情况、个人职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不仅对业务、法务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法务平台提高对风险感知、预测、防范能力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未来生涯发展与规划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数智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通过本次实践,同学们进一步领悟数智化对法治工作的重要推动作用,将用踔厉奋发的精气神和扬帆远航的加速度,自觉当好新时代法律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9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立足西北,传承文化,塑造大美塞上江南
立足西北,传承文化,塑造大美塞上江南大学生云报8月25日电(通讯员浦敏娟刘思余撒彤)2024年7月15日到20日,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心系故里,行赴青春团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实践之旅,队员们各自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赴支教,开新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并且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推动乡村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响应国家对教育的…
绘古韵今风,育文化新苗——广东医科大学校青马第五团支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志愿宣讲团
2023年11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浙江大学、中国文物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新华社瞭望智库、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团委…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红色足迹,担时代重责
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深刻理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会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这都是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
华中大学子寻访擎朗智能,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路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7月24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初心之路青年寻访团”在院长助理徐敏杰老师的带领下赴上海市擎朗智能,开展了主题为…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赴浪河镇传承丹江口“守水精神”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赴浪河镇传承丹江口“守水精神”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近期到达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们不仅向当地学生教授常规课程,更重要的是向他们介绍了…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带领浪河镇学生探索清末庄园历史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带领浪河镇学生探索清末庄园历史近日,在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支教活动,专注于向当地学生介绍浪河清末庄园的历史与文化。…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启蒙浪河镇学子 探索饶氏庄园历史风情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启蒙浪河镇学子探索饶氏庄园历史风情湖北省十堰市浪河镇的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实践队员们,在支教活动中特别介绍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瑰宝——浪河饶氏庄园,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
从心出发谱新篇,赓续相传助教育----“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支教汇报演出暨颁奖典礼活动
2024年7月10日至30日,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展开为期二十天的支教调研工作,并于7月30日在池河镇报告厅成功举行了主题为“八年回望,从心出发”的支教汇报演出…
常州工学院绿色行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社会实践
2024年7月10日常州工学院“绿色行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扬州市宝应县东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开始前,公司会派专业的工人对我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涵盖基本操作知识,各种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