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农学子探索千年古村庭院中的“绿色存折”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盛宝

大学生网报合肥8月25日电(通讯员盛宝 黄从涛 董世宇)群山如黛,梅林似海,隐匿于黄山之麓的卖花渔村,并非是渔舟唱晚的渔港,而是徽派盆景的起源地。近年来,这个“只卖花不打渔”的古老村落凭借其独特的盆景产业,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华丽转身。7月30日,安徽农业大学“徽景渔歌”暑期实践团来到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探寻卖花渔村的致富密码,并开展深入调研,为卖花渔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岁月:千年古村的绿色传承

“爷爷种树孙儿卖”是卖花渔村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挖一棵盆景树,必须得补种两棵,甚至更多,这是规矩。”村民张丽仙笑着对前往卖花渔村实地考察实践团的队员说。据了解,卖花渔村村民世代以培育盆景为生,村子群山环抱,梅林遍布,村民们靠山吃山,将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手中的艺术品。徽派盆景起源于唐代,延续至今,每一盆盆景往往承载着祖辈几代人的心血,村民们深知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每挖一棵树就会补种两棵甚至更多,以保证绿水青山永续流传。正是这种血脉的传承和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让卖花渔村这个千年古村落的盆景产业得以传承千年不衰,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为卖花渔村村民在给盆景定型。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从涛 供图。

通路:打通致富的“任督二脉”

在21世纪初,卖花渔村交通极为不便,无法通车。为深入了解卖花渔村的通路历史,实践团来到安徽省省级非遗传承人兼卖花渔村前书记洪定勇的家中进行采访。“我们那个时候没办法,肩挑背扛从山上运下来,走路到县城挑着卖。”洪定勇细细回忆着说。

卖花渔村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因此外界相连甚少,盆景的销量极为有限。村民只能将盆景挑着卖,到过杭州、芜湖、上海,最远的曾到过福建。村民们就这样将一个个盆景用肩膀带出大山,闯市场,递名片,一步步打出卖花渔村的招牌。但由于交通不便,不管是盆景“走出去”,还是买家“走进来”,都极为不易,纯人力满足不了运输要求,村民们只能雇马车运,用独轮车推。且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少有留在村里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个古老的小村落反而越发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静静地栖息于黄山脚下。

“那个时候真没想到,我们卖花渔村能通上路。”村民洪顺广谈到修路时笑着对实践团的成员们说。随着盆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村民们越发觉得:卖花渔村,必须要通上路!2004年,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自发集资,少则几十元,多则上万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卖花渔村终于在2006年顺利通车。

如洪定勇老书记所言,公路的开通“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卖花渔村千百年来肩挑背扛,翻山越岭的历史”。一盆盆瑰丽奇绝、雄浑壮美的盆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见,销往全国各地,外来进村的车辆也逐渐多了起来,村民们不再为销路而发愁,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盆景的制作中去,不断提升品质与创意。

图为洪定勇书记在给队员讲解盆景造型。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从涛 供图。

溯游:开启线上销路新篇章

和大多村庄的村庄空心化和人口外流不同的是,卖花渔村的年轻人选择溯游从之,在熟悉的故土上,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和生活。

对于一个自然村庄孕育出来的人来说,抛去情怀,首要就是“谋生”,对于卖花渔村更是如此。由于四面环山,卖花渔村可供使用的耕地面积十分有限,盆景成了大多数人唯一的出路。当问起村里的年轻人时,洪定勇老书记自豪地提到了自己的儿子,“出去打工几年的收入没回来一年赚得多。”洪老书记笑着说。

公路开通后,与故土的深刻连接,同样让洪瑜踏上了返乡的路。2017年毕业的她在南京工作了一年,2018年时毅然选择返乡创业,“空谈梦想,空谈传承只能是一场空。”洪瑜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作为卖花渔村年轻的一代,洪瑜将眼光投到了电商。最开始做平面电商时,洪瑜并没有意识到直播这一契机,打包和处理退货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直到直播电商的出现,平面电商受到巨大冲击,洪瑜及时调整策略,将重点转移到直播电商。直播电商不仅增强了洪瑜的创业信心,同样给村民们带来了一条新的致富路。为深入了解,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清晨早早出发,来到了洪瑜的电商基地。

实践团到达时,洪瑜正在自家的盆景园里直播给顾客实时观看销售的盆景。听完洪瑜对当地电商的简单介绍后,实践团提出了在实地开直播的想法,立即得到了洪瑜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实践团在盆景园内开启了第一场直播,洪瑜协助讲解并现场实操了盆景修剪的基础方法。在她的帮助下,实践团通过直播大力推广徽派盆景和卖花渔村,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反响。

图为洪瑜来到实践团直播间指导队员修枝。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盛宝 供图。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卖花渔村这个千年古村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庭院里的“绿色存折”不仅记录着村民们辛勤耕耘的历程与收获的成果,更见证着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与美好未来。省级非遗传承人洪定勇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深入推进产业的转型和发展,让徽派盆景和卖花渔村继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0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矢志三农,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为了推动食品安全和乡村振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以“助力食品安全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控现状调查”为主题,在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正式开始之前,实…… 助力食品安全茄果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卓越人文|创新艺术形式,传承先辈精神 ——《马兰花魂》舞蹈团队专访

近期,由人文学院舞蹈团指导教师张晓梅携团干部及部分团员共同排演的舞蹈作品《马兰花魂》连续亮相大型舞台,在舞台之上诠释…

人文学院顺利举办第272期博学论坛暨四、六级经验分享会

11月14日,第272期博学论坛暨人文学院四、六级经验分享会于铜盘校区B112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充分备考,在202…

志愿服务事迹与收获

志愿服务事迹与收获我,大一新生一枚,恰逢青春热血之际,沾染了书本的智慧,也饱含了生活的热情。近期,我积极参与了一系列…

志愿服务的光辉与收获

志愿服务的光辉与收获志愿服务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

“心语汇梦”:特殊儿童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因各种障碍而面临交流困境。“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团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助力特殊儿…

最新发布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家访有爱在行动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暑期,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踏上了充满爱心与关怀的家访之旅。清晨,志愿者们精神饱满地集合,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和满满的关爱出发。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奔赴一个个需要温暖的家…
缅怀先辈伟绩,赓续红色血脉
为见证革命的辉煌,缅怀先辈伟绩,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7月26日上午,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艺心向党红色研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诸葛镇梁村,对中共豫西特委梁村旧址—…
山东大学文学院“知行”实践团深入社区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响应《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行动方案》的号召,山东大学文学院“知行”赴山东四地劳动教育实践团于8月12日至16…
防溺水知识讲座:敲响夏日安全警钟,筑牢安全“防堤岸”
随着暑期的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提高儿童对夏日溺水风险的认识,7月19日下午在武汉市江欣苑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儿童防溺水讲座,旨在增强社区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家访之行,爱满人间
在这个炎热的暑期,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了一场温暖人心的家访活动。志愿者们顶着烈日,怀揣着满满的爱心与关怀,走进了服务对象的家庭。每到一处,志愿者们都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在家访过程中,…
“数”向未来,探寻工厂数字化建设
一进入工厂,工厂的负责人就热烈欢迎并接待了我们,据工厂负责人了解: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数字化基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日益广泛,政府加大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推…
夏日步履不停,追寻人生坐标——生涯追踪校友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记
夏日步履不停,追寻人生坐标——生涯追踪校友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记“这是一场青春与青春的对话”今年暑假期间,中法联合学院生涯追踪校友寻访团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采访了多位海内外校友,开展了一场场青春…
社区调研助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为全力推动“三抓三促”,近期,一淮师大学子在东关社区开展了一次社区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收集居民对社区服务、设施、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2024…
品牌促发展 产品助振兴
品牌促发展产品助振兴——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秾情绘梦者”助农帮扶实践调研团赴溧水开展实地调研活动7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地学堂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南京市溧水区,对溧水“无想田园”展销中心…
东关社区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携手共建和谐家园
暑假伊始,为了解国家基层建设,更好地推动基层建设并且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满意度,一淮北师大学子在固镇县东关社区展开一次社区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收集居民对社区服务、设施、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