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携手多元残疾人服务机构,共绘残障就业创新蓝图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作者:袁霓 印睿凌 吴煜

携手多元残疾人服务机构,共绘残障就业创新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残疾人就业事业发展的号召,展现社会关怀,寻找创新路径,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绣动未来,助残织梦”团队,走访了南京市多个行政区的前沿残疾人服务机构,包括栖栖小店、青蓝“美丽工坊”、三陇村残疾人之家和太阳花残疾人之家等,开展了一次深入的实地调研活动。团队以“保存量、促增量、强体系、提技能”为方针,致力于用爱与责任温暖残疾人的心灵,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团队积极探索残障人士就业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共同绘制残障就业创新蓝图,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聚焦创新,“栖栖”之火可以燎原

7月21日,团队调研的首站,聚焦于栖霞区南京技师学院内的栖栖小店以及西岗分店。这些小店不仅是政府指导与市场运营结合的成功典范,更是残障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舞台。随着社会对残障就业的关注提升,“栖栖小店”凭借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认可,拓宽了残障人士的就业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栖栖小店负责人及残障员工。施宇同 供图

团队与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到目前栖栖小店的预设远不止于此,在维持一定收支水平的前提下他们还希望继续扩大影响力,带动更多的残障人士就业。除此之外,团队还以消费者的身份亲身体验残障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热情服务,通过无障碍沟通了解他们的就业体验。从一杯杯香浓的咖啡到一件件精美的陶瓷手工艺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残障员工们的匠心独运。借助语音转文字系统、手语菜单等无障碍交流工具,团队与残障员工进行深入交流,深切感受到了“栖栖小店”在助残就业上的积极贡献与显著成效。

图为听障员工正在使用咖啡机制作咖啡。袁霓 供图

走进青蓝,见证“指尖经济”的魅力

7月22日,团队探访了高淳区的江苏青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附属的公益助残项目——青蓝美丽工坊和三陇村残疾人之家。在这片充满乡村气息的土地上,青蓝公司不仅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将关爱目光投向了残疾人群体。公司通过“非遗传承+家庭手工坊”的经营模式,为残疾妇女提供了手工编织等实用技术培训,并通过实体与电商的双重销售渠道,将她们的作品推向市场,真正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实现了“指尖经济”的繁荣。这种“培训+就业+销售”的模式,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有自信与尊严。此外,工坊还配备了齐全的功能区,包括手工培训室、托养室及康复训练区等,为残疾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

图为美丽工坊内的手工制鞋。袁霓 供图

在对负责人的采访中,团队也了解到青蓝助残先进的工作理念。这家以农业为基础的公司一直扎根基层,关注残疾人弱势群体。同时还创新性地从农村入手,填补了残疾人援助事业地区上的空白。面对未来,青蓝公司也展现出了自信与决心。“公司将继续深化助残事业,不断创新模式,拓宽就业,为更多残疾人提供机会与平台。同时,我们也将紧跟时代,积极融入电商平台,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负责人如是说道。

携手社会力量,共筑太阳花就业平台

7月23日,团队的最后一站前往浦口区的太阳花残疾人之家,这里被誉为残障人士心中的避风港。机构以辅助性就业为核心,集托养、康复、培训、文化体育及非遗传承等多重功能,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服务体系,致力于为残障人士提供精细、精准、高效的数智助残一站式服务。通过引进企业代加工项目,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在辅助性就业区域,团队成员观察到每一位残障员工都专注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喜憨儿洗车中心”等特色项目应运而生,不仅解决了部分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还以其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残障人士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为他们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辅助性就业区域。李颜甫 供图

图为残障员工修剪布袋。李颜甫 供图

团队与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到太阳花残疾人之家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与政府、企业等多方团队的紧密合作。机构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当地政府不仅提供免费的场地资源,还通过各种渠道推荐服务对象,确保服务覆盖到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该机构还以其前瞻性的视野,携手多家企业,共同搭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平台,并积极拥抱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地支持残障人士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太阳花残疾人之家负责人交流。印睿凌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朱经理合影。李颜甫 供图

共筑美好未来,科技绣梦在路上

此次调研活动,让“绣动未来,助残织梦”团队认识到,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创新、可持续的助残模式。未来,“绣动未来,助残织梦”团队将继续携手多元残疾人服务机构,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残障人士就业服务的智能化、精确化发展,积极探索残障人士就业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为助残事业注入强劲动力,共同绘制残障就业创新蓝图。(通讯员 袁霓 印睿凌 吴煜柳 施宇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0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沂蒙精神,做好红色传人——“游我红心”调研团进行临沂市沂蒙革命纪

信仰指引,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信仰指引,先辈励精图治带领中国强起来了,而今,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当培育信仰,把稳思想之舵,才能行走万里而不……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瞻仰革命先烈,重温红色精神——“游我红心”调研团淄博市桓台县烈士陵园

为深入了解红色景区现状,探究红色旅游发展道路,“游我红心”调研团于7月19日在淄博市桓台县烈士陵园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活动主要参加人员有肖一鸣,吕佑任,李晓琪。下午2时30分,团……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回顾风雨砥砺卫国路——“游我红心”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调研

秉持着不忘前车之鉴、重温抗日英雄保家卫国精神的热枕,怀揣着对山东省红色基地建设现状及其思政教育影响力进一步的渴求,“游我红心”调研团“淄博-潍坊小分队”于7月19日对淄博市黑铁山……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不畏枪林弹雨,只怕匍匐一生——“游我红心”调研团济南革命烈士深入陵园

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游我红心”调研团济南分队于济南战役纪念馆及烈士陵园调研参观。本次活动旨在了解济南地区红色机构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红色旅游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看法。71年前,……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领略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山东大学威海 “游我红心”调研团深入沂蒙红

为探究全域旅游背景下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2019年7月18日,“游我红心”调研团临沂—枣庄小分队于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参加本次调研的成员有李思源、许辰和张洁。沂蒙…… 游我红心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乡遇青春,绿野筑梦”实践团队于都江堰市聚源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8月14日至18日,“乡遇青春,绿野筑梦”实践团队前往都江堰市聚源镇,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奔赴聚源镇探寻振兴路8月15日,实践团先后去往泉水村、金鸡村等村落,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
走访高科技企业,学习新时代技术
3D打印是一种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发展起来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3D打印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AM),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材料逐层叠加来创建三维形状的…
南京工程学院:金砖方正承古韵,窑火不灭传千秋
明式金砖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且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7月29日至7月31日,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耀明溧案”中华文化传承团赴苏州市与溧阳市开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手工课的魔法时刻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学校的活动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在这里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制作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兴奋地围坐在桌子旁,眼睛里闪…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党建兴梅赤子情
党建共建热潮涌,赤子之心绘“梅”乡。在党建共建的旗帜引领下,赤子之心实践队于7月7日至15日踏上了梅州这片希望的土地,11名实践队员将在这里领略和传承梅乡的红色精神。——了解当地自然灾害7月8日上午9:00…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家访探索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访,作为一种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有效方式,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近日,一群热心的志愿者们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踏…
岳阳市携手大学生团队,共筑复合洪水灾害防护网
2024年8月22日,来自湖南工商大学的大禹治水团队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和韧性城市建设的号召,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深入岳阳市开展复合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及韧性治理研究。通过本次活动,提升了当地对洪水…
破茧成蝶圆梦,助力乡村振兴——广东工业大学赴英德市开展调研
聚焦“百千万”丨破茧成蝶圆梦,助力乡村振兴——广东工业大学赴英德市开展调研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推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关注慢性病科普,服务社会大众——行知“医+1”社会实践队2024暑期活动圆满结束
炎炎夏日,山东大学行知“医+1”社会实践队顺利完成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慢性疾病的调研科普和用药安全知识宣传展开,通过深入社区、医院,借助线上线下的多元宣传方式,为广大民众带来了健…
探访“青蓝”工坊,共筑残障就业创新桥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事业,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绣动未来,助残织梦”团队于2024年7月22日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