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中华文脉,聚焦古韵风采,传承红色基因——“文化古韵胜流霞,星火传承耀中华”实践队

来源: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张勇 王瑞英

(通讯员 张勇、王瑞英)7月15日到24日,“文化古韵胜流霞,星火传承耀中华”实践队,探访了多条文化根脉,追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实践队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承,根据前期调查,传承形式涵盖展馆研学、非遗传统、红色故事以及线上文化宣传等多元领域。带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青年的文化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任务,实践队开启了这次意义非凡的旅行。

图为实践团队员宁阅微进行调研

l“享文化之美”展馆研学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瑞英参观内蒙古博物院

实践队成员分赴内蒙古博物院和连云港市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时代精神与民族智慧。如今的博物馆实行传统服务与智慧创新并行,为观众提供实时预约、智慧导览、AR影像等服务,使游客在视、听、触多感官体验下接受信息,更好地与古人思维碰撞、与古物产生共鸣。在此次游览中,团队成员对当地文化、精神的体会更加具象化。

l“承文韵,扬精神”非遗传统

实践队聚焦于非遗文化,主要对唐三彩,苗族蜡染,酿酒工艺和蜀锦这四种非遗文化进行了实地探访与体验。

图为唐三彩博物馆和实践团成员王志洋为社区小朋友讲解唐三彩

在洛阳,实践队成员亲身体验了唐三彩的制作过程,其斑斓色彩与精湛雕工令在场人员叹赞叹不已。 一位受邀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更是被其魅力深深吸引,直言唐三彩为“最最漂亮的瓷器”,为这次文化之旅增添了童趣与活力。

图为西江苗寨银饰店和实践团成员李诗彤与游客体验苗族蜡染文化

随后,实践队转战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队员们不仅欣赏到了传统的苗族吊脚楼和苗族银服饰,还通过熬蜡、画蜡、染色等工序,体验了蜡染技艺,同时邀请游客一起,亲手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蜡染作品,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实践团队员周佳凝参观当地酒厂并为社区小朋友科普

在榆树钱酒工坊,实践队成员周佳凝深入学习了酿酒工艺,从原料准备到陈化等各个步骤均有涉猎。在为社区小朋友们讲解的同时,她也感慨于酿酒技艺的复杂与精妙,更对祖辈的智慧表示由衷的敬佩。在酒窖中,一瓶瓶静待时光洗礼的佳酿,也让她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的价值与人生的积淀。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然观看蜀锦技艺并向游客科普

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了蜀锦这一传统丝织工艺瑰宝的魅力。通过参观与实地观看蜀锦制作,大家深刻体会到了蜀锦传统制作方法的复杂与不易。通过向他人普及知识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敬意。

l“乘先辈余荫,承革命红光”革命文化

实践队深入探索革命文化,分别访问了宋庆龄故居与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在宋庆龄故居,队员们近距离感受了这位伟大女性的爱国情怀与和平民主追求,将其视为进步精神的象征。队员宁阅微表示“很荣幸能够步入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的宅邸,仿佛能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女性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图为实践团成员韦欣辰在连云港革命纪念馆采访游客

7月21日,实践队走进连云港革命纪念馆,通过馆内珍贵文物与革命故事,深刻体会先辈们的奋斗历程。队员们还主动为游客讲述李超时、小叶等先驱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参观的游客表示“纪念馆使我感受到连云港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让我为之敬佩与折服”。

l云端”文化传承

实践队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分享古镇、博物馆等探索成果,将镜头和文字聚焦于传统技艺、民俗风情及历史故事,旨在推广散落各地的文化遗产。他们坚信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希望积极搭建文化与生活的桥梁。

随着“文化古韵胜流霞,星火传承耀中华”实践活动的圆满落幕,成员们不仅收获满满,更将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播撒远方。从展馆学习到非遗体验,从革命文化感悟到云端文化传播,都展现了青年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与努力。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弘扬中华文化,探索多元传承方式,助力文化根脉繁茂,光芒永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2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岭夏乡实践队——调研始终,不忘初心

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调研,我们队伍队员们结下了深刻的队友情谊,日常中,我们除了调查香,研究香以外,我们还会一起学习其他的一些知识,比如说,我们会一起学习党史。党史学习让我…… 刘乐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岭夏乡”实践队——江门的香

江门的手搓香制作技艺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价有市,是一项文化与商业意义兼得的传统手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不了解手搓香了。大家提到“香”时,脑海里也总是浮…… 刘乐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与陈皮结缘的江门,“岭夏乡”寻味江门

新会陈皮,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称为陈皮。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 刘乐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岭夏乡”社会实践队调研之旅--江门寻香,街头采访

手搓香作为江门的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在调研它的过程中,我们对它进行了诸多采访。我们不仅仅对手搓香手艺传承人进行了采访,更对街坊邻居进行了一个采访。也因此,我们不仅仅了解…… 刘乐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我校学子再创佳绩

近日,我院代表的队伍在参加了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成功举办,该赛事已被纳…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

最新发布

【传媒】传媒技术学院“青春织锦梦 青鸟扬风帆”——“青鸟计划”实践感悟(十)
在青春的织锦上,梦想如丝,编织着未来的蓝图;在蔚蓝的天空下,青鸟振翅,承载着传媒学子的希望与憧憬。随着“青鸟计划”的深入实施,聊城传媒的学子们犹如一群勇敢的探险者,踏上了一段理论与实践交织的奇…
“殷殷寸草心,人间重晚晴”——兰州大学赴濮阳进行慢性病调研
引言:“老有所医”,专注慢性病管理,让殷殷寸草暖桑榆,真情守护“尊老,爱老,助老”的医疗保障理念。近日,兰州大学“情暖桑榆”个人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人”)前往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民医院,以“…
【传媒】聊城大学“青春心语”社会实践服务队赴东昌府区红旗巷社区实践纪实(四)
为提升社区儿童的心理素质和思辨能力,引导他们以更加积极、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惑,7月15日——8月12日,传媒技术学院“青春心语”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聊城市东昌府区红旗巷开展“思维怪兽大作战,…
暑期福利院之行:传递关爱,陪伴成长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3日电(通讯员马争文)为深入了解并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积极关注马鞍山福利院幼年儿童生活状况,安徽工业大学社会福利实践队在7月2日前往马鞍山福利院展开志愿活动。实践团队开展了一…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传递关爱,陪伴成长
2024年7月3日,我们一行人满怀爱心与责任感,踏上了前往马鞍山社会福利院的征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为福利院的孩子提供了作业辅导、开展了课外活动、进行了心理辅导,。我们还特意准备了零食和乒乓球拍等礼物…
中北大学余因绕梁“穿越千年佛国,探寻云冈石窟艺术瑰宝”
穿越千年佛国,探寻云冈石窟艺术瑰宝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中北大学余“因”绕“梁”暑期社会实践团于6月29日来到了重…
播种希望,收获未来——艺心助学“三下乡”活动点亮乡村梦想
本网讯(通讯员:廖祚妍)在为期数周的支教过程中,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心助学支教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与乡村学校的师生们共同学习、生活。他们不仅承担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还结合个人特…
青春献民族文化,实践传家乡民俗
中国大学生网报张掖7月17日电(通讯员王涛)为了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
中北大学余因绕梁“缅怀巨匠风范,启迪现代匠心”
缅怀巨匠风范,启迪现代匠心大同是北方最值得前往的旅游城市之一,文化高地,美食高地,古建筑高地,既能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大气磅礴,也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儒雅风度,大同,大不同。中北大学余“因”绕“…
志愿之声启新航,青春热忱耀未来
夏日骄阳耀大地,柏坡精神宣讲启。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在暑假期间赴江苏常州、扬州等地,为学生、社区、党员等人群开展了系列宣讲活动。活动伊始,宣讲小队赴常州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