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文化,挖掘和赋能苎麻编织这一传统手工艺,一支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团队,循着苎麻编织植根的土壤,来到南京市江宁区佘村,开展了一场以继承与创新为主题的非遗活动。
秉非遗之志,“苎”发展之力社会实践团与刘梅老师合影。张艳冰/摄
精美的花瓶、实用的手提包、可爱的抽纸盒……各式各样的苎麻编织品井井有条地摆放在一间朴素而温馨的工作室里,静静诉说着苎麻编织的历史与未来。这些作品不仅装点了刘梅平凡却伟大的梦想,也成为了连接乡村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纽带,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刘梅,非遗苎麻编织代表性传承人,长相温婉,脸上总挂着温暖的微笑。她的双手灵巧如飞,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既熟练又优雅。当实践队员们踏入她的工作室时,她正悉心指导当地残疾的大姐如何将苎麻编织的花瓶收口。“大姐,你编织的时候不要太使劲哦,不然后面收口会很痛苦。”刘梅轻声提醒。
刘梅在教授当地残疾妇女苎麻编织工艺。黄文冰/摄
在过去农耕时代里,苎麻就是担草的草绳、耕地的牛绳、打水的井绳,还是纳鞋底的女红。在没有电子科技化的时候,华夏女子的日日夜夜在缝缝补补、巧手编织中度过。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民物资不再匮乏,苎麻编织这项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如今,乡村中劳动力质量下降的中老年妇女,由于不能承担农活往往闲在家中成为了“闲置劳动力”。
“他们的接受能力是很边缘化的,很多高科技他们是玩不转的。但这种根植于我们文化深处的编织技艺,只需简单几次指导,就能让她们快速上手,找回记忆。”刘梅认为,集中这些”闲置“的大姐,帮助乡村妇女将指尖手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是传统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最佳途径。这样一来,务农的大姐们既不需要远离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的乡村,又不用学习复杂的机械操作,在足不出户的条件下就用巧手编织出乡村里的平民梦想。
“我很理解她们的处境,”刘梅说,声音柔和却坚定。“他们的角色曾经是妈妈,是婆婆,是奶奶,但唯独不是他们自己。我的苎麻编织只是作为一个媒介,让他们找回了自我价值。”刘梅的眼神中闪耀着澎湃的女性力量。
除了致力于帮助女性,刘梅还积极推动非遗与现代发展的结合。她深知,传统手工艺要焕发新生,就必须与年轻一代相结合。“当佘村给我一个工作室时,我就在思考如何利用我的苎麻编织来反哺乡村。”刘梅积极举办非遗研学活动,努力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这项古老的技艺。通过这种方式,她希望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苎麻编织的种子,使他们不仅能继承这一传统,更能创新发展,让苎麻编织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实践团成员在刘梅老师指导下编织花瓶。黄文冰/摄
在与实践团讨论苎麻编织的未来时,刘梅多次强调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非遗的重要性。她坚信,借助新技术和年轻人的力量,可以让苎麻成为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之间的桥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宣传与推广,将传统工艺与当代需求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个朴素却美丽的艺术中来。”她的愿景不仅关乎个人的追求,更是对整个乡村未来的期待。
实践团成员与刘梅老师讨论苎麻编织非遗的未来。张艳冰/摄
为此,实践团成员将返回校园,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计划通过多平台宣传、翻译推广、研发透明苎麻工艺、设计3D苎麻产品、进行市场调研优化,以及组织社区活动等方面展开分工协作,以知识赋能这一传统非遗。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将刘梅的理念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刘梅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苎麻编织技艺的传承,更是一座用爱与勇气架起的乡村振兴之桥。在这座桥上,传统与现代交汇,乡村与城市相连,梦想与现实共舞。这正是刘梅和实践团携手努力的方向。
(通讯员:董婉婷、朱雯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3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