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社会实践|沁园书院“沁心相遇,博采众长”调研团走进家乡博物馆,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 作者:调研团成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了解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窥见地方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对保护和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暑期组织了一系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调研、体验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非遗文化的价值。博物馆作为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多重角色。一方面,它通过丰富的展览形式,让公众能够直观地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讲座、讲解活动等形式,向公众传递非遗文化的知识和价值,培养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此外,博物馆还是非遗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深入研究,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沁园书院“沁心相遇,博采众长”调研团走进了家乡博物馆,实地参观了非遗文化展览,深入了解了非遗项目的历史、传承和发展现状。调研团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因此大家探寻的非遗也各具特色,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家都体验了怎样的非遗文化。来自镇江的赵兆同学带大家用一碗面领略镇江三怪,何为镇江三怪?自古名城出名食,镇江“三怪”的传说古老而富有魅力,在镇江流传着颇具顺口溜色彩的《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之说。赵同学对家乡的三怪赞口不绝并邀请各位同学有机会前去品尝。来自青海的陆元媛同学前往了青海省博物馆,青海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参观中她了解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包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国家级88项,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藏族文化中的唐卡艺术,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珊瑚、松石、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陆同学找到一位绘画唐卡的大师想要尝试参与描绘唐卡,大师表示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想要绘出一幅完整的唐卡非常困难。陆同学也感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不易,需要积极弘扬。来自上海的张紫恒同学前往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张同学了解到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涌入上海,上海也因此成为东南都会,南北贯通的中心。来自四川成都的冯晨晨同学前往了成都博物馆感受皮影戏文化,还有来自四川宜宾的李旸奕同学前往了宜宾博物馆去探寻川剧的魅力,两位同学都调研了有关戏曲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同学在调研日志中提到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通过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来自河南郑州的张佳音同学前往了河南博物院感受了石刻艺术的包罗万象。张同学也在调研日志中感慨我国非遗文化浩如烟海,从中找出感兴趣的一种并且确定调研方向并非易事,而在此过程中,张同学也体会到传承非遗文化是一件必要之事,尽管长路漫漫。因为即使是她的家乡,她也并没有了解这里的非遗文化,有些甚至从未耳闻,更不必说别的地方了。也正因如此,本次调研活动才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它不只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了解家乡走进非遗走进历史的机会。同时,同学们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和态度,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此次非遗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首先,通过实地参观和互动体验,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非遗文化,提高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其次,参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公众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最后,通过非遗文化社会实践,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让同学们有机会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深刻认识到了非遗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重要性。他们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人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保护行列中来。

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人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保护行列中,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的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也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文来源:沁园书院“沁心相遇,博采众长”调研团

指导老师:夏鹏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4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兰理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为了践行初心使命、宣传红西路军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学习探索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青年大学生以爱党、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7月30日兰…
安农学子探索千年古村致富密码
青春“乡”约▏徽景传非遗花村富梦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重要论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绘梦“沁”年 “乡”约盛夏团队赴青山渔村开展手绘乡村活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江苏的重大战略部署,2024年7月2日,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绘梦“沁”年“乡”约盛夏乡村实践小分队即刻启程,来到了南京市浦口区青山渔村,开展了“…
卡皮巴拉:南美神秘生物成社交媒体心灵慰藉新星,引领跨文化传播新风潮
在这个喧嚣不已、压力重重的时代,一只来自遥远南美洲雨林深处的神秘生物——卡皮巴拉,意外地在全球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温柔的风暴。其憨态可掬的形象与平和宁静的气质,如同热带雨林中一股清泉,瞬间滋润…
三下乡之党史光辉照我行
[桂航学子三下乡]弘扬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为了弘扬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中国青年网贵港2024年8月1日电(通讯员莫优)7月25至27日,由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组成的“尊崇烈士,勇做先锋”暑期社…
学习红色思想,争做先锋青年
学习红色思想,争做先锋青年党史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聚着红色传统。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小组与今日前往桂平市的烈士纪念碑公园,开展…
暑期社会实践 | 图书馆文化与读者行为调研
蒙城图书馆拥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一座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公共图书馆,藏书近70万册,包括中外各类书籍、期刊和其他资料,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自蒙城图书馆新馆建成以来,设施更加完…
东北师范大学:探寻吉林红色历史,传承吉林红色文化
为探寻吉林地区红色文化发展,了解吉林红色历史。东北师范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特色实践团——青春相“吉”,丹心“童”行实践团于6月28日至6月30日前往了吉林省博物馆,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东北沦陷…
“医心守卫,星火传递”实践团三下乡——大爱传递,生命永续
2024年7月7日至7月8日,新乡医学院“医心守卫星火传递”爱心医疗实践服务团前往商丘市民权县,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两个重要决策部署,在乡村医生王凤丽带领下,圆满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淘“砂”掘金社会实践队:凝聚青年力量 助力美丽乡村
为凝聚青春力量,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淘“砂”掘金社会实践队于7月31日赴肇庆市广宁县赤坑镇开展了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法治引领百姓称心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